本书**版于1993年出版,第二版于2000年出版;自第二版出版以来,已经使用了7年,使用本书的学校先后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本着教材应遵循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贯彻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有必要对本书进行修订。
2006年12月,在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化工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高等教育出版社启动了本套化学教材的修订工作,并由该委员会主任曹克广教授���头,成立了新的修订工作组。这次修订,旨在使教材着力体现高职高专教改成果,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出发,突出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规律,贯彻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力求教材内容体现科学性、应用性、实践性和新颖性,以利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科学素质和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
本书仍以官能团体系脂肪族、芳香族混合编排,通篇教材按官能团将各类化合物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合理取材并循序渐进地安排各知识点。与第二版相比较,第三版在章节内容上作了一些调整、删节和补充。例如,删去脂环烃一章;将烷烃和环烷烃、烯烃和炔烃各组成一章;将质子酸碱和路易斯酸碱一节提前至**章绪论中;部分删节各章中的重要化合物;略写各类化合物的制法,以免内容重复;删去了一些过深和过时的内容,补充了必要的新材料、新知识点(文中以小字体阐述),使教材能适当地反映当前科技发展水平。
介绍分子结构时,仍删去分子轨道理论,采用简便直观的价键理论。这次修订仍然没有介绍共振论,因此,只能采用以分析底物分子中电子转移方向的方法来解释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效应。
介绍有机化合物性质时,精选反应实例,删去已淘汰或趋于淘汰的实例;联系生产实际,强化应用;注重讨论反应的应用范围及限制;并注意当前有关环境、材料、生命和能源领域的发展。
涉及反应机理的内容,力求简化;个别反应机理以小字体阐述。
本书第六章介绍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的基本原理及图谱分析知识,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讲。
本书精选了一些提高学生推理能力、拓展视野的习题插入正文中,以利于教学的启发性和活跃学生的思维;综合性练习置于各章小结之后,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书末给出部分习题参考答案或提示。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在每章正文前列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每章正文后列有本章小结,以利于教和学。书末列出了一些参考书,以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书共15章。教材内容的安排,力求由浅入深、难点分散。文字流畅、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