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海派大律师(海派文化丛书)(海派文化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海派大律师(海派文化丛书)(海派文化丛书)

  • 作者:钱勤发
  •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 ISBN:9787807413790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308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807413790
    • 作者
    • 页数
      308
    • 出版时间
      2008年01月01日
    • 定价
      ¥36.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早在1869年,上海租界就出现了外籍律师,上海由此成为中国律师的诞生地。1912年,上海留日法科毕业**起成立了中华民国律师总公会,并经上海都督批准,律师可以出庭办案,这是近代意义上律师组织的开端……历史注定选择上海这座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国际大都市成为全国律师业发展的重镇。而本书的大律师们,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海派律师的标志性人物,是这一历史阶段的杰出代表,我没有理由不记录他们。
    文章节选
    郑传本律师办理的这个案件,完全发生在他心脏病发作、接受住院**期间。这个案例无疑是郑律师高尚职业道德的一个真实写照。
    被无辜关押了两年零两个月的任重新穿上了绿军装。他携着妻子,从部队一路赶到上海,来拜见对于他恩重如山的郑传本律师。
    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崇敬地面对着年近花甲的郑律师,抬起右臂,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感到他的眼角开始湿润,他的右手也在微微地颤抖。
    这是他毕生难忘的一个军礼。
    同时,这个共和国军队的军官,小心地为郑律师展开了一副对联,左联为"铮铮铁肩担道义",右联为"滔滔直言护真理"。
    这是他请人用毛笔书写,并以夫妻名义赠给郑律师的条幅,饱含他的感谢之情。
    郑律师很是领情,不但欣然接受,而且挂在了家中的醒目位置。 在中国所有的城市中,没有也不可能有两个城市是完全相同的,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个性。上海,无论是城市的形成过程、发展道路,还是外观风貌、人文内蕴,抑或是民间风俗习惯等,都有鲜明的特点和个性,有些方面还颇具奇光异彩!
    如果要我��一个字来形容上海这座城市,我以为唯独一个“海”字,别无选择。
    上海是海。据研究表明,今上海市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市**地区,在六千多年以前,尚是汪洋一片。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的奔流不息,大海的潮涨潮落,渐渐淤积成了新的陆地,以打鱼为生的先民们开始来这一带活动。滩涂湿地渐长,围海造地渐移,渔民顺势东进,于是出现了叫上海浦、下海浦的两个小渔村,由此迅速发展起来。到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在今小东门十六铺岸边形成集镇,称上海镇。后于1292年正式设置上海县,县署就在今老城厢内的旧校场路上。
    目录
    总序李伦新
    自序

    **章李国机海派律师**人
    蜀中顽童敢怒敢言
    初到上海慧眼识珠
    当上法官即经风雨
    一代律师呼之欲出
    “四明堂”案一炮震响
    右派摘帽再入牛棚
    春风化雨律师新生
    大处着眼仗义执言
    个人命名全国**
    海粟临终再三拜托
    *后一刻顽强抗争

    第二章郑传本海派律师的认真法则
    险些夭折在贫民窟里
    不惧风险压力敢作无罪辩护
    成名之作的精彩之处
    有“罪”辩无罪
    为卢胶青辩护
    生命的绿色和功名观

    第三章傅玄杰海派乃城市底色
    从师爷世家到十里洋场
    从热血青年到抗美援朝
    从军法官到阶下囚
    法律仍然成了他的*终归宿
    从反对江青的“反革命”到“四人帮”上海
    余党的辩护律师
    海派观念使他成为*早进入经济领域的
    律师
    “三·二四”跨越国界的谈判
    典型的海派官司
    海派的爱和付出

    第四章朱洪超“包容”二字*海派
    追根寻源说律师
    人生的两次重大选择
    海派女律师牵手新生代
    容能人用强人展现大将风度
    为刘德华和周洁维权
    从波特曼“伤”人到老虎咬人
    民选会长先觉先悟先行先思
    人格魅力的文化内涵

    第五章陶武平雄辩之才的海派神韵
    不像上海人的上海人
    曾经的作家梦
    初显大律师风采
    上帝与冥王的一次争执
    初识刘嘉玲趣话
    运筹帷幄料事如}申
    一“招”将李兴华打入“地狱”
    海派大律师名扬全国

    第六章江宪文化底气孕育海派风采
    从旧殖民地谈到海派
    童年的红与黑以及高考的拐点
    《上海人在东京》在上海对簿公堂
    杨振雄的伤心官司
    书卷气中有侠义

    第七章鲍培伦海派的精髓是务实
    读《周易》无念为宗
    根在上海老城厢
    身为律师“识”律师
    老山英模来沪打官司
    为“暴君”正名
    和解比打赢官司更重要

    第八章翟建海派胸襟打造海派精品
    阴影下的光亮
    模拟法庭初试锋芒
    为一个美国人辩护
    从命悬一线到正当防卫
    眼光取决于胸襟

    第九章朱树英海派要做“领头羊”
    从上海起飞——有关海派的对话
    木受绳则直——墨斗的情怀
    术有专攻——扭转索赔3800万
    “空中飞人”——*勤奋的律师
    荆棘鸟——生命的意义

    第十章吕红兵勤奋是海派的基石
    从上海人身上触摸上海
    初识管金生涉足证券业
    创意为先拾级而上
    四两拨千斤的气派
    纵横驰骋证券法律大案
    惊心动魄六个月:为“大港”收购“爱使”
    提供法律服务纪实
    一个谦和大气的人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跋郑家尧
    ……
    编辑推荐语
    《海派大律师》的作者长期在报社任职政法记者,与律师结下了不解之缘。27年的记者生涯,作者与沪上诸多大律师名律师成为推心置腹的朋友,熟知他们的人品,他们的学识,他们的辩护技巧和辩护特色,他们对社会、对民众的责任,还有他们在上海这座城市的作用。
    诚如作者所言,历史注定选择上海这座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国际大都市成为全国律师业发展的重镇,这些大律师都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海派律师的标志性人物,是这一历史阶段的杰出代表,我没有理由不记录他们。李国机、郑传本、傅玄杰、朱洪超、陶武平、江宪、鲍培伦、翟建、朱树英、吕红兵等十位大律师成为《海派大律师》一书的主角。精彩的庭审、激烈的雄辩、深层的思考,全书浓彩重墨,让读者充分领略大律师的迷人风采。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