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臭氧层破坏
1986年英国科学家发现了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此后,南极臭氧空洞的面积有增无减,至1996年已扩展至2500×104km2。虽然在人类对氟里昂等直接破坏臭氧层物质的使用加以限制或取缔后,南极臭氧空洞在21世纪初达到*大后可能慢慢缩小。但遗憾的是,*近科学家们发现北极的臭氧空洞也已经形成,并呈不断扩大之势。
臭氧的作用在于能够吸收太阳光里的紫外辐射。当平流层的臭氧层受到破坏时,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自然随之增强。许多研究已经表明紫外辐射对包括浮游植物在内的水生微小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具损伤作用,导致水域初级生产力下降。紫外辐射在相对浑浊的近岸或内湾水域的穿透能力较弱,但在清澈的外海或两极水域却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这将直接导致两极水域的初级生产力的损失。由于两极和高纬度水域的生产量高,臭氧层破坏对全球水域生产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在腐食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细菌对紫外辐射也相当敏感。如果把细菌暴露于紫外辐射30 min,浅于5 m的近岸表层水中的细菌活力将降低30%左右。此外,紫外辐射对中、大型水生生物的卵和幼虫都具有一定的杀伤力,而绝大多数海洋动物在其生活史都经过浮游幼虫阶段,因而紫外线辐射增加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几乎遍及食物网的各个层次。值得注意的是,各类生物有机体都具有对紫外辐射损伤的修复机制,而修复机制又具有显著的种间差异。也就是说,有些生物对紫外辐射比另一些更敏感。长此以往,那些对紫外辐射敏感的生物种群数量必然受到**,而不敏感的或修复能力强的生物的种间竞争能力将会得到加强,*终导致水生群落的结构发生变化。
(3)大气沉降污染
大气输送是开阔海洋中重金属的重要来源。在远离人类活动影响的大洋,大气物质人海占有了**的比重,而受工业污染比较严重的近岸海域大气沉降也是那里陆源物质的重要来源,包括营养物质氮、磷,重金属铅、镉、锌、.铜、镍,以及砷等,持续性有毒有机物、有机氯农药等(高会旺等2002)。2.4.3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种生物进入以往未曾分布过的地区,并能繁殖以延续自己的种群,即称作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地质学时间尺度上,外来物种入侵对地球上的生物分布与进化具有深远的影响。自然入侵的历史与地球上**个生命同龄,但近代的大部分外来物种入侵源于人类的活动。在海水养殖业中,物种引进在早期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和贸易的增加,但同时也造成大量物种
……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海洋资源与环境的持续发展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海洋生物能繁殖生长,有不断增加个体数量、更新种群的能力。但是,海洋虽大,海洋生物资源数量仍是有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种群的补充能力;况且海洋生物与其栖息环境密不可分,有的环境因子制约着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只有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依据科学发展思路,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才能实现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并留给后代一个良好的海洋环境。
我国海域辽阔,生物资源丰富,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海洋生物资源已广泛用作优质海洋食品、**、生物制品和其他精深加工品的原材料。海洋捕捞业、海水养殖业、水产品加工业等海洋生物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在海洋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我国海洋环境与生物资源由于保护不力、开发无度而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近十年来,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出现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大大超过其再生量是当前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主要是渔业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盲目追求产量增长,不断加大海洋捕捞业的投入,开发利用过度,使海洋渔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主要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甚至崩溃。与之相关联的海洋环境恶化、近海水体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灾害频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良性循环的海洋生态系统、形成科学合理的海洋开发体系、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发展。对海洋生物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管理,保护好我国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胁迫已引起海洋学家、水产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迄今尚未见有对中国整个海域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探讨的全面著述。《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一书研究探讨海洋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和管理保护问题,这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这一专著引用了大量资料数据,对我国海洋环境、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的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剖析讨论;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生态系统等理论,提出我国近海生物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该研究的创新性在于,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生态系统等多种理论,对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提出的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适度开发利用理念、科学管理系统构想等,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该研究结果对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海洋经济管理科学决策和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将具有指导作用,可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