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
本书自1994年5月**版发行以来,已重印多次。当今电子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已逐步进入全球化信息时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使电子信息技术成为当今世界*活跃且具渗透力的生产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技术发展呈现出系统集成化、设计自动化、用户专用化和测试智能化的发展态势。为了适应即将来临的这种新形势,本书以新编第二版奉献给广大读者。
第二版是参照原**教委1993年批准的《高等工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1995年批准的《高等工程专科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考虑面向2l世纪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修订的。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和其他相近专业的实验教材(含小型课程设计教材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工程专科学校有关专业的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材。
面向21世纪的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如何改革?我们认为应该突出基础训练(含基本技能培养,详见初版序)和设计性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本书除对原有的电子电路调试与实验基础知识作了修改外,同时将原有实验改编为基础实验(含模拟和数字实验24个),新增加了电子电路设计与设计性综合实验和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两篇(共五章)内容,增加实验27个,其中包括设计性综合实验、仿真实验和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实验。上述实验内容、题量和难易程度覆盖了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各任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在学时安排上,**、二、三、六章内容可适当安排理论教学,也可结合实验教学进行适当讲授或要求同学自学。一般实验每个可安排3学时,设计性综合实验(或仿真实验)每个为3~6学时。有“*”号的实验内容可选做。
为适应电子技术独立设课和不独立设课的不同要求,本教材中每个实验都附有实验原理、参考电路和思考题,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实验原理内容,即可自行完成实验。本书图形符号及电路画法采用新的标准,其中电路图的线路连接按如下原则:三端相连接处不画接点;四端相连接处则画接点,如果未画接点,则表示交叉的两线互相跨过不连接。请读者注意。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陈大钦(**、二、三章,实验3、8、9、12、13、16(一)、16(二)及附录A)、高洁(实验1、2、4、5、6、7、10、1l、14、15、17、18、19、20、21、22、23、24(一)、24(二)及附录B)、谢世辉(第六章,实验25、26、27、28(一)、28(二)、28(三)、29、30、38、39、40、41、42、43及附录A、C)、罗杰(实验31、32、33、34、35、36、37、44、45、46、47、48、49、50、51及附录A、D、E)等同志,陈大钦同志为主编,负责全书的组织和定稿。此外,张林同志参加了实验32、35的研究,华中理工大学电子学教研室许多老师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很多资料,特此表示感谢。
本书由武汉海军工程学院史书田教授主审,参加审阅的还有李和平副教授、李桥敏工程师。三位老师对初稿进行了认真审阅,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修改建议,在此谨致衷心的感谢。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