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意境的构成因子与生成机制
现在我们可以来总结一下意境这个概念了。如前所述,意境是诗词、书画、戏曲、园林诸艺术门类中,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所创造的以自然景物为媒介,抒发主观情思与生命感悟的,意象契合、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
意象与意境虽然并非同一概念,但二者又有相通之处。意象的外延比意境大,而意境的内涵比意象深。意境产生自意象,又超越意象(境生与象外)。我们可以说一切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都是意象,但意境却是具有意象美的作品中那些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和人生真谛,给人以“味外之味”之审美感受的作品的美学特征。如前所述,“境”乃“以心为宗”之境,比之意象,意境更富有心灵化、虚化的色彩。另外,“境”之不同于“象”,还在于“象”可以是一个点、一个单一的形象,但“境”却必须是一个面(境,竟也,界也)、一个包容诸多“象”的有机空间和整浑世界。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我们可以说“古道”是一个意象,“西风”是一个意象,“瘦马”又是一个意象,但它们各自都不能构成一种意境。唯有在整个那首词中,在与其他景物、意象的有机联系中,它们才共同构成了一种天荒地老、孤苦无依、飘零天涯的意境。
一、意境的构成因子
现在,我们来看意境的构成。
意境之构成因子包括三个方面:一日状景;二日抒情;三日写意。 华夏文明,人类历史上**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一个历史上基本独立于其他文明的文明。在许多个世纪里,华夏文明以其辉煌成就领先于世界。近几个世纪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勃兴,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农耕文明的中国,相形见绌。两种异质文明多层面的反复冲突,使华夏文明的落后和衰败暴露无遗。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被迫摒弃天朝大国唯我独尊的幻觉,痛定思痛,放下身段,全方位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进而到文化层面。中国社会处于持续的剧烈震荡之中,华夏文明经历着漫长而坎坷曲折的文化转型,并延续至今。这场文化裂变的深度和广度,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无出其右者。
就文学艺术领域而言,当代中国文苑的面貌,迥异于往昔。传统的文学以抒情的诗词、散文为正宗,叙事体裁的小说、戏曲难登大雅之堂。而今小说、戏剧则居文坛要津。文学语言也从雅致的文言文转换为通俗的白话文。戏剧方面,除传统的“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活跃于中国舞台的,还有舶来的话剧。绘画领域,西方的油画、版画等品种与国画并肩而立。西方音乐和西方乐器比民族音乐、民族乐器在中国乐坛似更有影响。其他如舞蹈、杂技等,莫不呈现为中西并存或中西融合的局面。也许只有源于中国象形文字书写的书法艺术,未曾受到欧风美雨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