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系统设计的步骤
当前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计通常有两种方式:传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基于SOC的系统设计。传统的系统设计方法包括元器件级上的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下面首先介绍元器件级上的系统设计方法。由于嵌入式系统是具有上述诸原则(特点)的专用系统,经常在体积、重量等诸多方面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元器件级上的系统设计用得更多一些;然后,再说明系统集成的设计方法。有关基于s()C的系统设计将留在*后两章再作说明。
1.元器件级上的系统设计步骤
顾名思义,元器件级上的系统设计就是从选择*基本的元器件开始进行整个嵌入式系统的设计。由于嵌入式系统是目标非常明确的专用系统,其设计过程多采用自上而下的瀑布法,设计的步骤大致如下:
1)评估用户的需求采用计算机的必要性
用户的需求采用计算机的必要性从两个侧面来考虑:
其一是经济效益。就是说仔细分析,当用户采用了这样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后,提高了产品的产量、质量、降低了成本和能耗等,这一些情况*终可以折算出使用了计算机后一年可获取多少经济效益。若三年的经济效益可以收回研制开发计算机系统的成本,则采用就是必要的、值得的。
其二是社会效益。就是说在有些情况下采用计算机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则那里采用计算机也是必要的。例如,有的地方环境十分恶劣(如高温、高湿、腐蚀、粉尘、污染和危险等),不适合人在那里工作,则可采用计算机去代替人的工作。在军事上,采用了计算机提高了精度、提高了反应速度、增强了战斗力。这一切也可说明采用计算机是必要的。
就以往所遇到的情况来说,还没有遇到不必要的情况。尤其是现在的单片机、DSP等构成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价格愈来愈便宜且功能愈来愈强,今后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2)用户需求调查与分析
当确定要为用户设计开发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后,接下来重要的一步就是对用户的需求进行认真仔细的调查和分析。这一步极为重要,因为此后系统设计的所有工作都是以用户的需求为依据的。用户的需求没有做到,则设计一定是失败的;用户没有要求的设计中做了,有可能是锦上添花,也可能是画蛇添足。因此,*重要的在于满足用户的需求,包括功能��和性能上的要求。性能要求中,一定会有实时性、可靠性方面的具体要求。 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尤其是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正在步入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符合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新阶段。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近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要求》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与发展,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按照分类。分层次组织教学的思路,《教学基本要求)的附件提出了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与课程设置。<教学基本要求》认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典型核心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附件中介绍了上述六门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这为今后的课程建设及教材编写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下一步计算机课程规划工作中,建议。各校采用“1+X”的方案,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或选修课程。
教材是实现教学要求的重要保证。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我们组织了国内部分高校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根据(教学基本要求)中的相关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组织编写了这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规划教材”。
本套教材的特点如下:
(1)体系完整,内容先进,符合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注重应用,强调实践。
(2)教材的作者来自全国各个高校,都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教授和教学骨干。
(3)注重立体化教材的建设,除主教材外,还配有多媒体电子教案。习题与实验指导,以及教学网站和教学资源库等。
(4)注重案例教材和实验教材的建设,适应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5)及时更新版本,力图反映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
本套教材将随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不断调整,希望各位专家。教师和读者不吝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根据大家的意见不断改进本套教材的组织。编写工作,为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