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言之,广义的文化指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即包罗万象的大文化;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财富,即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思想部分。需要强调的是,文化是人所创造的,老天爷赐予的东西不属于文化范畴,因而文化也是人工产品与自然物的根本区别,能否创造文化也就成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
景观是旅游部门开发出来的供旅游者游览的对象的总称。虽然包罗万象,却可分为三类: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社会景观。
自然景观不等同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未经人工开发过、不用花钱就能观赏的自然物,自然景观是指经由人工开发而提供旅游者消费的旅游产品。自然景观���貌上保持原状,情调上原汁原味,没有明显人工雕琢的痕迹,简言之,是纯自然状态的景观。
根据通行的观点,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自然景观是大自然的恩赐而不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它基本上保持原封不动的自然状态,但同时又含有特定的文化意蕴,这些文化意蕴是它自身固有的,同时也是观赏者赋予它的,是典型的旅游主客体交互作用的产物。
自然景观的文化意蕴主要表现在形式美、色彩美、朦胧美、组合美。自然界季节、时辰、天气不断变化,并总是伴随着五彩缤纷的色彩,使旅游者感到一种应接不暇的流动的组合美。泰山顶上的朝霞,洞庭湖畔的夕阳,特别是遍布黄山的云海,都是典型的例子。这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与社会景观*大的区别所在,也是优于二者的地方。
人文景观是按照一定的主题构想,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突出一定的文化属性,所创造或重建的人工化的景观,而创造人文景观的人本身并不直接出现在景观上。
人文景观的文化含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美丽、和谐的外观形象,**、精彩的诗文记述,具体、美妙的生态联想。
人文景观总离不开诗文记述。"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陆机《文赋》),脍炙人口的诗词文赋,就像蕴含在水、石中的珠、玉,准会增加自然景观的文化分量。有时甚至喧宾夺主,景观的诱惑力主要不在景观本身,而在于歌咏景观的诗文。 本世纪初,美国未来学家约·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访问中国,**电视台与他做过一个对话节目,提到“体验经济”。奈斯比特预测,在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中,体验经济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什么是体验经济?他举例说,看电影,花钱买的是体验,这种娱乐的收支就属于体验经济。旅游,花钱买的也是一种体验,旅游活动就是一种重要的体验经济。
一点不错,对旅游者来说,他花钱买的商品不能吃,不能穿,不能住,只是一种旅游设计者提供的从旅游产品中得到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阅历得以丰富,见识得以增加,人生得以成长。
“见识”是由“见”与“识”两个单词组合而成的复合名词。就见与识的关系而言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见而有识,甚至识之甚深;一种是见而不识,或识之甚浅。旅游是一种“见”,但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其结果应该是识的增长。
“见识”之外,又有“学识”一词。识的能否增长,除了见的多少之外,与旅游者“学”的程度又紧密相关。“见识”增长之先,尽可能具备丰富的相关文化知识,是题中应有之义。
的确,旅游是迷人的。但是,同去一个景区,同看一个景点,有的人陶醉、痴迷,事隔多年仍回味无穷;有的人当时虽感到热热闹闹,却引不起情绪的波动,很快也就淡忘了;有的人当时就感到平淡无奇,事后更后悔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