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概念讲解
**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即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每个人都有世界观,但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是哲学。哲学是将世界观以理论的形式组成的思想体系。所以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广义世界观同时包含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区别
两者对象不同: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的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两者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联系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一定的世界观作为思想原则在具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表现为方法,方法论就是有关这些方法的理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所以,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包含许多方面的问题,但其中有一个问题,贯穿全部领域,决定整个哲学体系的性质,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性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在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中,**方面是首要的,是全部哲学的*高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派别的**标准,是它们对哲学基本问题**方面的不同回答。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哲学的性质决定的。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中的两个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性上使用。
①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
②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
③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
④二元论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派别,它认为精神和物质同为世界的本原,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但*终还是陷入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①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即占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②作为一般的世界观,唯物主义坚持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唯物主义与科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是无神论的哲学基础。
③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力图从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
④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但背离了古代哲学把世界看成整体的辩证法观点,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史观的缺陷。
3.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存在根源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作为**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致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其荒谬之处在于它必然导致“唯我论”。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③一般说来,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感觉经验,客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概念理性。
④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人的认识不是直线式地进行的,而是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都可能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直线,这条直线会把人们引到唯心主义的泥坑,而反动的或保守的**和势力的利益和政治需要则会把它巩固下来。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片断、方面加以夸大,使之**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这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列宁指出,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它却是生长在结果实的、活生生的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是因为,唯心主义尽管在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不少重要问题,产生过有重要价值的思维成果,但作为一种主观同客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相脱节的理论观点,并不能有效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因此,只能是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不结果实的花。”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①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②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是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对象),而且改造了世界,在自在世界(天然自然)的基础上创造了属人世界(人类世界)。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抹杀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作用;唯心主义把世界看做是某种精神的产物,抽象地发展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④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这一革命性变革的实质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体系的内容上、本质特征上以及社会功能上,都具有不同于以往哲学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
②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
⑨为无产**和人类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一个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的新的哲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表现在理论内容上,是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1.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从总体上说是互相分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实践活动的物质性和辩证运动揭示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物质性和辩证性,为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唯物论和辩证法这两种哲学传统获得了统一,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2.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唯物主义只是贯彻于自然领域,而在社会历史观上一直由唯心主义占据着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相互渗透和转化。这就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
1.唯物史观的发现是历史的必然
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为科学的历史理论,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
①唯物史观是时代的产物,是资本主义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矛盾的产物。具体地说,是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制的矛盾,以及无产**和资产**的矛盾在近代西欧达到了激化程度的产物。
②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唯物史观的主要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③马克思和恩格斯既是科学家也是革命家,兼有学者和战士的品格。马克思、恩格斯开辟了工人**革命的事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永远指引着全人类的解放道路。
2.唯物史观的伟大意义
①唯物史观的发现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大成果。它揭示了人类自身活动的规律,**次使人们对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②为人类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它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
(四)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为人类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化、凝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它的**性所要求的,因而这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崇高使命。
(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物质决定性与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从物质的决定性出发,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本质和规律。从意识的能动性出发,解放思想就是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下,更新观念,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与时俱进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固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是社会生产、政治实践和科学实验的产物,并在实践中获得检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自我更新、完善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开放的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探索和掌握真理的道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以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坚持“与时俱进”,要求我们立足于新的实践,“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和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它为我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还能够为我们的思考和实践提供人生观的启迪和价值观的支持。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够指导我们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不仅要对世界有一个正确的看法,而且要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矛盾、个人与社会矛盾的方法。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有导向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也指导我们正确地把握自我、规范人生。它告诉我们,虽然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个前提,但单个人不能孤立地存在。因此,只有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也具有重要作用
价值观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核心是对人生和事物的评价。作为哲学的世界观不仅要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且包含对对象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