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方案评价为了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出*满意的方案,需要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对方案的评估不能凭个人的主观好恶,而应采取科学的态度、依据科学的标准来进行,要研究各个方案的限制因素,综合评价各个方案的技术合理性、措施可操作性、经济时效性、环境适应性以及对社会和生态的影响,分析各个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障碍、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应变措施。经过以上分析评价,就可对每个方案的利弊长短有一个结论,并可据此来进行选择。
6.选定方案这是决策过程中*为关键的一步,以下问题应予以强调:
(1)在实际决策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找到*优方案,一般地,只要找到决策者认为满意的方案就行了。
(2)选定方案不���简单地挑选一个而丢弃掉其他方案。因为不同的决策方案往往是不同专业、不同业务人员或同组人员从不同角度出发拟定的,受决策方案拟定者主观意识的限制。对一个问题的看法不一致,并不等于其看法就是错误或是一点都不可取的,往往是各种不同的方案各有利弊。决策者要把这些方案都放在一起,综合考察利弊得失,尽量发挥各方案的长处,克服其短处,把不同方案综合成更优且可行的方案。这实际上是在原有方案基础上的再创造过程。
(3)要综合考虑各种指标,防止片面注重经济效益指标。
(4)决策者要准确地权衡不同方案的利弊并做出正确选择,要注意以下问题:①要正确处理与专家的关系,现代决策必须有专家参与,决策者应该尊重专家的意见,但也不能被专家的意见所左右,从而放弃自己在决策过程中的责任;②决策者要有战略的、系统的观点,要依靠当初确定的目标来审查方案,并且对不同的方案要有不同的考虑;③要敢于承担风险,这是对一个决策者的开拓意识与进取精神的考验。
管理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明确的研究对象、概念系列和方法体系却是近百年的事。100多年来,伴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学的内容不断更新、体系不断扩大,由物质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发展到如今的以知识资源管理的管理。正如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在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情比管理学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大和更为激烈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深入贯彻,对高素质管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而全面的知能结构,其中管理知识与技能成为一项基本的素质要求。大学生毕业后进入职场,不管进入何种类型的组织从事何种具体工作,其基本的职场角色都会是“管理者”、“被管理者”或两者兼而有之。因此,掌握必要的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育管理素质对于大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在职场的适应能力,更有效地实现从学业到职业的转换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大学普遍认识到加强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学习经济管理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近几年.类似《管理学》等经济管理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青睐和重视。不少学校将《管理学》课程排入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有的学校将《管理学》课程作为全校所有非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并受到越来越多专业的师生们的重视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