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农田土壤墒情监测技术手册
QQ咨询:
有路璐璐:

农田土壤墒情监测技术手册

  • 作者:彭世琪 钟永红 崔勇 严昌荣 者 彭世琪 钟永红 崔勇
  •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
  • ISBN:9787802336285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159
  • 定价:¥1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水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物质,大气降水和灌溉是农作物用水的主要来源。除水生物(如水稻)外,所有的降水和灌溉水都要转化为土壤水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各种田间工程、农艺技术和和理措施都可以影响到农田土壤供水和作物对水的利用效率。
    《农田土壤墒情监测技术手册》以土壤学、作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和气象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在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评价的理论方法和操作应用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从实际工作出发,突出了土壤墒情和旱情监测在生产决策和指导方面的作用,突出了工作实践中的操作性,十分便于各地农技人员对农田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文章节选
    1.4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的概念和意义
    1.4.1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的概念
    农田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是指通过对常年降水量、温度、湿度和光照的观测记录,对监测点所在区域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农业生产技术配置、作物表象、灾害性天气等的观测记载,掌握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了解降水、灌溉及土壤水分变化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进而为农业生产的抗旱减灾和提高水资源生产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农田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主要是以农田为对象,在不同的生态气候区,在当地主导耕作土壤和主导作物上,根据种植模式和采用的农业技术的不同建立监测点。通过定点、定期的土壤水分测定和农业生产管理、作物表象等观测记载等,及时了解作物根系活动层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有效水分含量。这一方面反映作物当前水分需求和土壤水利用状况,了解目前是否因土壤水分不足而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另一方面反映大气干旱与土壤干旱的相关规律,了解旱灾发生的趋向和程度;第三,反映了不同农业技术对土壤水分的蓄、保、用的调控作用及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水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物质,大气降水和灌溉是农作物用水的主要来源。除水生作物(如水稻)外,所有的降水和灌溉水都要转化为土壤水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各种田间工程、农艺技术和管理措施都可以影响到农田土壤供水和作物对水的利用效率。
    我国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在区域分布不均、月与月之间差异很大,70%左右的降水集中在6-9月。年与年之间变率很大,丰水年、平水年和干旱年大体各占l/3,从全国来看,旱灾频繁,每年在不同的地区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旱灾威胁,春旱的发生频率约在90%,中旱的发生频率约在60%,大旱发生频率在30%左右。因此,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受到干旱和缺水的双重威胁。
    目录
    **章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的有关概念
    1.1土壤水资料的价值
    1.1.1土壤水的基本概念
    1.1.2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1.1.3土壤水分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1.1.4土壤水资料的价值
    1.2自然因素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1.2.1降水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1.2.2温度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1.2.3土壤质地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1.2.4地形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1.3农业措施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1.3.1田间工程技术
    1.3.2覆盖技术
    1.3.3沟垄等高耕作技术
    1.3.4深松耕技术
    1.4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的概念和意义
    1.4.1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的概念
    1.4.2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的意义
    1.4.3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步骤

    第二章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站点的建立
    2.1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站点的分布
    2.2监测站点设立原则和主要监测内容
    2.3自动监测站的建立
    2.3.1主要设备及其特点
    2.3.2设备安装的地点与标识
    2.3.3实时土壤水分测定仪构成及安装
    2.3.4小型气象站的特点及安装
    2.3.5实时土壤水分测试仪的操作
    2.3.6小型气象站的操作
    2.4土壤墒情监测点的建立
    2.4.1地点选择
    2.4.2监测点的标识
    2.5基础数据的记载及填表
    第三章农田土壤水分的测定
    3.1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及步骤
    3.1.1烘干法
    3.1.2时域反射法和频域法
    3.2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3.2.1围框淹灌法(野外测定方法)
    3.2.2环刀法(室内测定方法)

    第四章土壤墒情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4.1自动监测站数据采集和处理
    4.1.1实时土壤水分测试仪数据采集和处理
    4.1I 2气象数据采集与处理
    4.2土壤墒情监测点数据采集和处理
    4.2.1土壤水分测定时间
    4.2.2土壤水分测定深度
    4.2.3土壤水分测定方法选择
    4.2.4便携式土壤水分测定数据的校正
    4.3其他数据的采集与存储
    4.3.1降水量的采集与记载
    4.3.2灌溉量的采集与记载

    第五章土壤墒情与旱情等级评价指标
    5.1土壤墒情与旱情等级评价的概念
    5.1.1农田土壤墒情等级
    5.1.2旱情等级
    5.2土壤墒情与旱情评价指标体系的编制
    5.2.1资料收集与分析
    5.2.2取样测定
    5.2.3田间观测
    5.2.4资料的归纳整理
    5.2.5土壤墒情评价指标建立
    5.2.6旱情评价指标的建立

    第六章不同区域主要作物的需水规律
    6.1西北地区
    6.1.1冬小麦需水规律
    6.1.2春小麦需水规律
    6.1.3春玉米需水规律
    6.1.4棉花的需水规律
    6.1.5谷子需水规律
    6.2华北地区
    6.2.1冬小麦需水规律
    6.2.2夏玉米需水规律
    6.2.3棉花需水规律
    6.2.4夏大豆需水规律
    6.2.5花生需水规律
    6.2.6马铃薯需水规律
    6.3东北地区
    6.3.1春玉米需水规律
    6.3.2大豆需水规律
    6.3.3高粱需水规律
    6.3.4谷子需水规律

    第七章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数据汇总与发布
    7.1土壤墒情与旱情数据汇总
    7.1.1数据汇总的基本原则
    7.1.2数据汇总的基本方法
    7.1.3不同层面土壤墒情与旱情数据汇总
    7.2短期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数据的汇总和分析
    7.3中长期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数据的汇总和分析
    7.4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简报的编写
    7.4.1县级短期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简报的编写
    7.4.2省或区域级短期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报告的编写
    7.4.3中长期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报告的编写
    7.4.4区域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报告的编写
    7.5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信息发布
    7.5.1网上发布
    7.5.2电视发布
    7.5.3简报或快报发布
    主要参考文献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