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品礼:中外礼仪故事选评
QQ咨询:
有路璐璐:

品礼:中外礼仪故事选评

  • 作者:杨友苏 石达平
  •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 ISBN:9787807306061
  •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01日
  • 页数:299
  • 定价:¥1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称礼仪之邦,早在南北朝北周时就开始设立“礼部”,隋唐时“礼部”为**六部之一。上下五千年,从西周视礼为“国之大柄”到现代的“五讲四美”;从荀子的“国无礼而不宁”到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早有“虚席以待”、“程门立雪”以及“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代代相传。为此,本书结合中国民族特色和国际惯例,有针对性地编著了百余个通俗易懂、有趣实用的中外礼仪故事。用故事形式进行礼仪知识的介绍,为的是尽量避免枯燥的说教。
    本书分为个人礼仪、家庭婚恋礼仪、餐饮礼仪、日常交际礼仪、言谈礼仪、公共场所礼仪、求职应聘礼仪、职场礼仪、涉外礼仪等九个章节,间以妙趣横生的插图。另外,为了扩展读者的视野,本书还在一些故事里附上了短小精悍的礼仪格言,并在每个故事后面作了点评。为便于读者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还附录了“中国古代礼仪与典故”、“中国传统节日及礼俗”两个部分,供读者参阅,以期使读者在轻松愉快中受到启迪,获得收益。
    文章节选
    5. 严于律己的周总理
    周恩来总理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三十多年了,然而他那崇高的品格,伟岸的风范,却将流芳百世。
    人们至今还津津乐道周总理青少年时代对镜自勉的故事。那时,他家的大立镜旁,就贴着他亲笔写下的警句:“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要正,肩要平,胸要宽,背要直;气象勿做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每天早晚都走到大镜子前照一照。
    晚年周恩来总理即使在病���的时候,仍然坚持着一贯严于律己的风格。当时,他的工作照样很忙,每天带病工作,还要接待外宾。到后来,总理的双脚已浮肿,原先的鞋子都穿不进去了,平时在家中只能穿拖鞋。然而,当他需要出席一次重大的外事活动时,却为穿鞋问题犯难了。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见状,就劝总理:“总理,您就穿着拖鞋接待外宾吧,那样做,外宾也是能理解的。”
    总理立刻摆了摆手,委婉而又坚决地拒绝了工作人员的建议:“不行!不行!接待外宾,要讲究礼貌嘛!你要懂得:在社交场合,就是不能放纵自己,不能太随便!我不能为了自己的舒服,而忽略了应有的礼节啊!”
    后来,工作人员专门为他特制了一双很大的鞋,让他在接待外宾时穿。
    点评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历来强调“修德”。强调“修已以敬”。所谓修德,指的就是人在视、听、言、动各个方面符合“恭、宽、信、敏、惠”的五德,孔子认为,这是一个人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一个人提升自身境界的根本。
    周总理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为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更在于他的高度自律。君子善于修心。环视所有伟人,他们不都是先做“人”,后做“事”的吗?
    目录
    一、个人礼仪篇
    1.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 礼出于爱人之心
    3. 张良圯桥进履
    4. 杨时程门立雪
    5. 严于律己的周总理
    6. 一个外交官的风范
    7. 林肯:勇于改变自我的人
    8. 一粒纽扣
    9. 四十九点九比四十九点六
    10. 不该留下的西装袖口商标
    11. 吃一堑长一智
    12. *能产生信任感的服装搭配
    13. 女为悦己者容?
    14. 颠覆传统着装 赖斯独具慧眼
    15. 撒切尔夫人的手提包
    16. 老布什痛改陋习当总统
    17. 莎尔若夫的建议
    18. 用微笑把痛苦埋葬
    19. 自尊
    20. 一诺千金
    21. **美德
    22. 第四次审讯
    23. “不要再给我个人送礼了”
    二、家庭婚恋礼仪篇
    24. 毛泽东孝敬老人
    25. 子路背米
    26. 孟母训子
    27. 孝传五世
    28. 家有贤妻赛金山
    29. 缇萦救父
    30. 卫国新妇惹人嫌
    31. 舒芬让墙
    32. 女王也有碰壁时
    33. 撒切尔夫人的丈夫
    34. 左手和右手
    35. 尽量使对方满意
    36. 网球上的字条
    三、餐饮礼仪篇
    37. 汪老巧取菜名传真情
    38. 餐桌上的韩国社长
    39. 一道别具风味的“菜肴”
    40. 一顿**晚餐的后果
    41. 究竟是谁错了?
    42. 酒店老板与无赖
    43. 请吃香蕉的女士
    44. 李嘉诚请客
    45. 终生难忘的经历
    四、日常交际礼仪篇
    46. 曾子避席
    47. 倒履相迎
    48. 中山君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9. 7岁项橐“教”孔子
    50. 千里送鹅毛
    51. 于右任智用名片逃虎口
    52. 宋教仁拒收不义之财
    53. “捣蛋”的实验
    54. 微笑挽救了他的生命
    55. 法国人的微笑——一个中国留学者的感受
    56. 鲍威尔:以宽容拯救下属
    57. 拿破仑与打瞌睡的哨兵
    58. 终生难忘的半支香烟
    59. 连宋大陆行,礼品建**
    60. 遭冷遇的尴尬
    61. “我不愿意在礼貌上不如任何人”
    62. 尼克松夫人眼中的戴高乐
    63. 毛泽东不忘恩师
    64. 记住别人的名字
    65. 快乐的奥秘
    五、言谈礼仪篇
    66. 长江到底有多宽?
    67. 玉帛化干戈
    68. 王献之的智慧
    69. 冯玉祥笑谈孙子兵
    70. 要言不烦
    71. 化敌为友
    72. 陈毅以迂为直巧劝岳父
    73. 唇枪舌剑也轻松
    74. “打我两棍子吧!”
    75. 赞美的力量
    76. 拉小提琴的女孩
    77. 尼克松演讲,以诚制胜
    78. 赫斯脱的说话技巧
    79. 毛泽东反话正说巧批评
    80. 迪斯科晨练点的乐声
    81. 旅馆里的“波音747”
    82. 拿自己开涮的美国总统布什
    83. 赵本山妙语解尴尬
    84. 巧妙的索赔
    85. 威尔逊与扔鸡蛋的男孩
    六、公共场所礼仪篇
    86. 列宁晚到会场后
    87. 两声口哨的代价
    88. 射击馆里的不和谐音
    89. 手机铃声不能这样“引人注目”
    90. 憾哉,阿军的军刀
    91. 美容店里遇李鬼
    92. “不行,你不能进”
    93. 风范失于细微处
    94. 抢占座位以后
    95. 车厢里的“暖色调”
    96. 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
    97. 厕所里的瑞典小男孩
    98. 不要以为别人听不懂
    99. 不该出现的“大手印”
    100. 面对如此噪音,法国音乐家伤心落泪
    101. 迟到的罚单
    七、求职应聘礼仪篇
    102. 修养比学问更重要
    103. 没有介绍信的新员工
    104. 倒茶水的老人
    105. 一道别出心裁的面试题
    106. 一纸信笺定成败
    107. 地上有枚图钉
    108. 毁坏自己很容易
    109. 法拉第的求职信
    110. 老板取人有妙招
    111. 一元钱敲开机遇门
    八、职场礼仪篇
    112. 一口痰的教训
    113. 不受欢迎的同事
    114. 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115. 挑剔的乘客
    116. “今天,你对顾客微笑了没有?”
    117. 威廉:用笑脸改变人生
    118. 名人李敖的教养
    119. 35次紧急电话
    120. *重要的一课
    121. 小王为什么没被提拔?
    122. 玫琳·凯买车
    123. 苏步青给他上了**课
    124. 一部特殊的“电影”
    125. 商人的经验
    126. 露茜的烦恼
    127. 值3万美元的漂亮西服
    128. 于细微处见精神
    九、涉外礼仪篇
    129. 悬挂**有讲究
    130. IBM
    131. 英国交通:靠左行
    132. 罗浮宫里的尖叫声
    133. 涉外会谈时,译员的位置在哪儿?
    134. 约翰逊访泰
    135. 会见李光耀,邓小平拒绝吸烟
    136. 吴晓莉巧渡难关进王宫
    137. 船长的秘诀
    138. “666”的遭遇
    139. 铁嘴铜牙沙祖康
    140. 沉默是金
    141. 美国总统着装犯忌遭曝光
    142. 跨越大洋的世纪握手
    143. 周恩来发脾气
    144. 一张回执
    145. 周恩来的烤鸭外交
    146. 不合时宜的礼物
    附录1 中国古代礼仪与典故
    附录2 中国传统节日及礼俗
    参考书目与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