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基督教与中国研究书系)
QQ咨询:
有路璐璐: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基督教与中国研究书系)

  • 作者:吴雷川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48910
  •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01日
  • 页数:183
  • 定价:¥24.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这本书把基督教和中国文化,分作两部分来个别地叙述。对于基督教,它认为就耶稣的教义而言,它是一个革命的宗教——谋求社会改造的宗教。它征引了福音书中许多关于耶稣的言行,大胆地否认传统的说法,以为耶稣的宗教不是一般所谓精神的、个人的宗教,而是充分地表现着政治革命和经济改造的意义的宗教。对于中国文化,在学术思想之部,它是征引了几位学者的意见,以说明中国文化的本质;在政治社会之部,它是取批评的态度,把中国文化过去许多的弱点指出来。它不承认中国有“复古”的可能,也不承认可以用旧酒装新瓶的方法,把旧文化的某些部分,机械地应用于**的中国。
    文章节选
    **章 引论
    我开始要写这本书,总觉得是一部廿四史不知从何说起。忽然想到从前王湘绮老人有给他的门人宋孝廉的一封信,论及宋孝廉住在客店中衣服被盗的事,其中有一段话说:
    天下之有四川,四川之有省城,省城之有陕西街,陕西街之有客店,客店之有宋孝廉,宋孝廉之有衣箱,衣箱之有衣,诚不可云太仓之一米矣。一旦被盗,而日有司之责,何其重视有司乃至于此耶?
    他用这种幽默的论调,意思是要说明世间事都是偶尔遭值,劝宋孝廉应当达观。因而我想:以世界之大而有中国,以中国之大而有数千年相传之文化,又以世界宗教类别之多而有基督教,以基督教在世界传布之广而流传及于中国,乃于此时此地,有身为中国文化所涵育而又信奉基督教的我,就有青年协会约我写这本书。这也只是偶尔遭值,正不必过于矜持。尽可展开胸量,放大眼光,按着我所知所能,将关于基督教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叙述出来。不问别人说我是“以管窥天,以蠡测海”,“多见其不知量”。在我也只是因为有此遭值,就尽我的能力来应付此遭值而已。
    我既有上述的感想,就觉得要写这本书,固然不可抱着狭隘的偏见,高举所信奉的基督教而任意批评中国固有的文化,也不必有意地要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对比,解释二者的异同或得失。因为若是照那样写法,总不免将本问题的范围缩小。我于是决定我的写法:(一)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分别论述,使它们各自有其园地,公开地任人观览与批评。(二)不注重已往和现在而注重将来,示人以进步的思想。(三)以中国为**,无论是说明基督教,或是讨论中国文化,无非求有益于中国。我以为必如此写,才能不蹈从前有些这类文字的窠臼,并且表明此问题不只是基督教的问题,而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未来的问题。
    因此,本书的结构,就是先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分为两大部分,各自为章,依类叙述,*后乃有一章合论,使之集中于某一论点。而在未分章叙论之前,我将对于宗教、基督教、中国文化各方面先有一个概说。
    我对于宗教的看法约有以下的几点:
    一、宗教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一种动力。荀子《礼论篇》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可知人有欲求,即是为自身的生命奋斗,所以欲求是人的本能。本能*显著的是求食与求偶,有求食的本能才能维持生命,有求偶的本能才能延续生命。这正是《礼记》上所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此外又因求福与免祸而有自卫的本能,因惊奇与探究而有求知的本能,因竞争与互助而有合群的本能,也都是人类生存奋斗中自然的现象。而现时人查考宗教的起源,却正与上说的五种本能有关联,因此宗教乃是整个人生向上的欲求所表现的态度,自然就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一种动力。
    ……
    目录
    导读
    吴序
    自序
    **章 引论
    第二章 耶稣事略
    第三章 耶稣训言纲要
    第四章 耶稣为基督
    第五章 基督教在世界历史上的价值
    第六章 基督教与中国的关系
    第七章 中国文化已往的检讨上(学术思想之部)
    第八章 中国文化已往的检讨下(政治社会之部)
    第九章 中国文化未来的展望
    第十章 基督教更新与中国民族复兴
    编辑推荐语
    回顾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走过的历程,反思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既有历史意义,更有现实关联。对于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究竟会是怎样的定位,起到什么社会作用,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有何种影响,人们仍在猜测、怀疑、观望或期盼。在此,我们愿以21世纪的眼光来对以往现实中的基督教和中国文化重加审视、衡量和评价,进而希望能够发现或重塑理想境界的基督教、期待涌现出越来越多理想意义上的中国基督徒,并以其关注、参与社会之姿来促使中国当代思想文化弘扬海纳百川、多元通和的精神、在成其理想之境——这或许也是吴雷川这部文化比较及反省的名著今天应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迪。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