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元素、国际交往是国际法产生的基本前提。但在17世纪资产**革命摧毁旧有的国际秩序之前,真正意义的国际法是不存在的。从17世纪以来,作为调整新型**(主权**)之间关系的国际法,已经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人们对于何谓国际法却从来没有形成统一认识。这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有囿于学者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因素,也有**利益的影响。但人们却从来没有放弃揭示国际法内涵的努力。据估计,目前关于国际法的定义就有100多种。奥本海在《奥本海国际法》第七版中指出,万国公法或国际法是一个名称,用以指文明**认为在它们彼此交往上有法律的拘束力的习惯和条约规则的总体。但自第八版以后的版本删去了“文明”二字。阿库斯特认为,国际法(又名国际公法或万国公法)是调整**之间关系的法律体系。1978年,前苏联出版的伊格纳钦科和奥斯塔频科主编的《国际法》,对国际法作了如下解读:国际法是一个特殊的法律规范体系,这些规范调整**及其他主体的相互关系,表现**的协调意志和通过**的协议产生,由**以包括使用强制手段在内的单独或集体的力量予以保障。 质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工作。多年来,我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弘扬老延大“政治坚定、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断改革进取,提高教学质量,为全国特别是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近年来,学校按照适度稳定规模、合理调整结构、充实办学条件、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原则,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狠抓教学与管理工作,正在向着“法学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教材作为反映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载体,是我校新一轮课程建设的**。为了适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目标的要求,学校决定紧紧抓住实施“质量工程”的有利时机,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合作,启动新一轮的教材建设工作。本轮教材建设围绕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和方向课程进行,命名为“高等政法院校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由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承担编写任务。**批立项建设完成的教材将在近期由校本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后,陆续出版发行,后续教材也将按照学校教材建设规划分批次推出。我们力求教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新颖性和适应性,也希望这套教材能够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