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微生物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中发挥着****的巨大作用,成为生命科学中*具活力的学科之一。作为普通师范类大学,我们一方面培养未来的中学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向更高层次输送人才。因此,要求我们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既要全面、新颖,让学生把握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同时又要考虑教学时数安排做到简明和**突出。我们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在充分吸收国内**微生物学教材(如周德庆教授主编的《微生物学》、沈萍教授主编的《微生物学》等)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微生物学的*新发展以及师范院校的特点编写本书,以简明的篇幅给学生们系统性地介绍现代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和技能。
我们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始终贯彻如下几点指导思想:
1.内容上突出“新”。各章节内容力求反映微生物学发展的*新成果和观念,去掉了传统教材中的一些过时的说法。例如,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古菌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发现这类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地位、分布以及数量都超出了我们以往的想象,因此在**章“原核微生物”中将“古菌”另列一节单独讲述;又如在“病毒”一章中采用了2005年的“病毒分类第八次报告”分类方案,亚病毒也增添了“卫星DNA”新内容等。
2.内容安排和篇幅取舍上突出“精”,做到全面、系统、条理清晰,同时又力求简明和**突出,使学生很容易把握各部分知识要领,不必忙于跟着教师在课堂上记笔记。
3.图片资料新颖生动。本书从互联网以及多本参考书中筛选图片,力求引用新颖、形象、真实的图片,特别是一些微生物真实的电镜照片,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形象认识和对微生物学的兴趣,也使本书更加生动和具有启发性。
4.本书各章中的专业名词力求给出准确的定义,避免模棱两可的解释,有助于学生**把握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另外在每章后面都有小结和复习题,便于学生学习和巩固。书的*后附有“常见微生物名称拉中对照”、“微生物学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微生物基因组测序的*新资料”方便读者查阅和使用。
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均由多年从事微生物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的老师合作编写。其中,绪论和**章由杨清香编写;第二章和附录工、附录Ⅱ和附录Ⅲ由翟兴礼编写;第三章和第十章由张建新编写;第四章由李用芳和张水成编写;第五章由彭仁海编写;第六章由张水成编写;第七章由张阳编写;第八章由李用芳编写;第九章由胡青平编写。
在完成本书的过程中张文钰、张利兰、王哲以及张晶等同志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在此表示感谢。本书初稿的完成得到了科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本书出版之际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作者水平和能力有限,本书若有不当和错漏之处,敬请广大师生、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