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04年修订的高等学校工科“电子技术(电工学Ⅱ)”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在**版的基础上总结提高、不断完善修订而成。参考学时为40~60学时。
本书遵循强化基础性、突出应用性和体现先进性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认真的精心设计,力求使之更加符合教学要求,以及各非电类专业需要。对教材体系结构进行了科学的优化整合,力求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以及课程教学设计的客观规律。
(1)在介绍二极管后,紧接着介绍“二极管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管稳压电路”(第1章)。
(2)删除了“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路”(2.9节),将串联型稳压电路相关内容调整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4.5节)中介绍。
(3)重新改写了“集成运算放大器”(第3章)内容,将“运算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3.2节)修改为“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通过大量例题加强了反馈组态的判别。
(4)在“集成稳压电路”(4.5节)中**介绍集成运放稳压电路,并新增了“开关型稳压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5)在“正弦波振荡电路”(第5章)中新增了“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5.4节)一节。
(6)对部分“练习与思考”、“习题”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7)书中带“*”标号的章节属于加深、拓宽内容,教师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学时取舍。
本书由西北工业大学史仪凯主编和统稿,向平任副主编。其中第1章、第2章由史仪凯编写;第3章由付敏江编写;第4章由刘雁编写;第5章、第9章由田梦君编写;第6章由向平编写;第7章由卢健康编写;第8章、附录、电工技术试题(卷)、部分习题解答由袁小庆编写。
本书由西安交通大学马西奎教授和西北工业大学张家喜教授审阅,提出了宝贵意见和修改建议;本书**版还得到了许多教师和读者的关怀,他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尤其是得到了科学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的支持和关心。在此作者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