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东食西渐--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China to Chinatown Chinese Food in the West)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东食西渐--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China to Chinatown Chinese Food in the West)

  • 作者:(英国)(Roberts.J.A.G)罗伯茨 者 杨东平
  •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9787801707215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203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如今,在很多西方**的每条高速公路边都有中式快餐店,几乎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都备有一口炒菜锅。究竟这种饮食文化是如何风靡全球的,很多令西方人敬而远之的中国食物,又经历了怎样一个从被排斥到被接受的过程,作者通过引用不同时期西方人对中国饮食褒贬不一的诸多观点,一一进行了详尽而有趣的描述。
    文章节选
    第1章中国饮食概述
    哪种食品被认为是地道的中国食品呢?目前中国消费的食品种类远比过去丰富,这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明朝末期从美国以及西方**引进食品,并在清朝得以普及而发展起来的。玉米、红薯、爱尔兰土豆及花生成了基本的农作物,而且引进并种植了其他一些诸如辣椒、西红柿之类的农产品。不少此类的农作物都被称作“番”,意为外国的或从外国引进的。*近,台湾已经开始商业化种植如野生蘑菇之类的西方蔬菜了。
    在西方人看来,米饭是与中国饮食*密切相关的基本食物。长期以来,米饭一直是中国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稻可能是中国南部*早引种成功的农作物,稻米的消耗量���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在中国谚语中都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说。当然,整个东南亚地区的人们都以米饭为主食,因此,是否可以将米饭称为中国食物还有待商榷。人们喜欢将大米作为主食,糯米则主要用来制作糕点。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中国人食用的大米只是经过简单的去壳处理,因此绝大部分营养成分都被保留了下来。现在一些有钱的中国人更乐于吃精米,不过目前**于海外华人。 中国人靠食物征服世界
    本书要谈的是西方人饮食习惯上的巨大变化。这是现代西方社会中*引人瞩目的变化之一。这个题目极为宽泛,目前的相关研究也很有限,所以我将本书的讨论局限于其中的一个方面,即西方人对中国饮食态度的改变。正是由于这种改变,才有了西方城镇里中国餐馆和外卖店的遍地开花(几乎每一个城镇都是如此),也才有了对中国烹饪法的普遍改良和采用。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浩如烟海,同时又散落各处,我无法一一穷尽,只能有所择取,主要采用西方人写作的英语材料,把**放在中国饮食文化是如何进入北美和英国的。
    擅长饮食写作的作家肯尼思·洛(KennethLo)曾在“中国饮食在中国”和“中国饮食在海外”之间做过区分,受他的启发,本书也依此分为两大部分。肯尼思·洛曾发表评论说,中国食物和其他东西一样,“从本土移植海外,不免要遭遇巨变”,其实,对食物的态度也是如此。一国饮食一旦流向海外,要么被视为该国文化的一个侧面,要么碰上本土优势论者,视之为舶来品,或有所保留地将其作为本土饮食的一种补充。在本书的**部分,我考察了有相关记录以来,西方人在中国邂逅中国饮食的态度。一开始,西方人--那时主要是传教士和商人--对中国饮食充满好奇,视之为中国风情的一个方面。从18世纪晚期开始,西方人对中国饮食的描述越来越不友善,有时对中国的一些食品及其烹制方法表现出一种鄙视甚或是厌恶,不予接受。
    目录
    序 言 中国人靠食物征服世界
    **部分从西方到东方
    第1章中国饮食概述
    第2章 13~18世纪,西方人在中国的饮食体验
    冒险家和传教士眼中的中国饮食
    马戛尔尼勋爵的特别使团
    广州贸易
    第3章19世纪西方人对中国饮食的回顾
    西方人眼中的中餐
    茶叶
    西方人与中国人的社交活动
    居住在通商口岸的西方居民
    西方人的中国内地之旅
    传教士与中餐
    义和团运动
    第4章1900~1949年间,在华西方人的饮食体验
    通商口岸的西方人
    中餐的拥趸
    战时的中国饮食状况
    中国内战以及共产党的胜利
    第5章西方人在新中国的饮食体验
    西方学生和老师
    通过饮食了解中国
    第二部分从东方到西方
    第6章中国饮食全球化的早期
    1884年的伦敦健康展览
    美国:从唐人街到比尔·李的竹筷饭馆
    中餐进入英国
    第7章始于1945年的中国饮食全球化
    美国和加拿大:从炒杂碎到地方特色菜
    英国:从外卖店到改良中餐
    中餐烹饪秘诀
    中餐在西方普及的可行性
    第8章中国饮食全球化
    文化资本和东西方之交融
    附录一 参考书目
    附录二 延伸阅读
    ……
    编辑推荐语
    有关西方人对中国饮食爱根交织的奇怪情感,本书作了客观而有价值的评述,对我们爱待和适应其他**的文化不无助益。
    ——《泰晤士报》(The Tines)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