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尝试运用可转换公司债券来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如琼能源、成都工益、深宝安、中纺机、深南玻等企业,尽管这些公司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交易和转股情况因具体主客观因素的差异而各不相同,但它们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尝试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为以后中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市场运作积累了经验教训。1997年,《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可谓从制度上保证了转债市场的兴起,该办法出台后发行的五只可转换公司债券为未来中国可转换公司债券实践的大规模推广以及规范化运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此后市场一直较为沉寂,直到2002年市场才有所改观。2005年以后,随着国内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发展,可转换公司债券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上市公司非常重要的融资手段。
可转换公司债券由于具有股票及债券的双重性质,其持有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按照契约约定的条件,选择是否将债券转换成原发行公司股票。由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双重性质,它一直是企业融资理论相当热门的研究课题,但是,大多数研究文献主要从可转换公司债券定价和市场投资策略两个方面展开,很少学者对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问题进行合理的理论界定和解释。因此,如何立足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蓬勃发展的市场环境,从理论角度对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均衡问题进行测度,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我很欣喜地看到本书作者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