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刚是下午,清华气象台上边的天空,已显出月牙儿的轮廓。顺着近年修的柏油路,左侧是干皱的田地,看上去十分坚硬,这里那里,点缀着断石残碑。右侧在夏天是一片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转过布满枯树的小山,那一大片废墟呈现在眼底时,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而在乱石衰草中间,���佛应该有着妲己、褒姒的窈窕身影②,若隐若现,迷离扑朔。因为中国社会出奇的“稳定性”,几千年来的传统一直传到那拉氏③,还不中止。
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④。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巧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倚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规律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
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想那水姿之美,已到了标准境界,所以以“法”为名。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截的、倒置的金字塔。 我国各类高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近年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这与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除旧布新、与时俱进的大好形势是分不开的。**需要有更多熟练地掌握母语与本国**文化的人才,既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也可有机会与越来越多喜爱中国文化的外国朋友互相交流,扩大国际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文化艺术的交往与合作。同时,我们的母语和本土文化研究本身,也将随着大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而拥有更为坚实可靠的基础。而对于广大刚进入大学学习的新生们来说,他们即使已有较好的汉语基础,仍须努力提高理解、表达、分析、欣赏的能力。认为读完中学之后,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就足敷终身之用,显然是非常缺乏理智与不符实际的。即使是在修完了大学语文课程之后,仍应不断学习,谚云“活到老,学到老”,确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掌握好母语,无论对学习,对工作,对日常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主要有教材如何编写,教学方法如何改进,课内课外如何配合,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如何提高,等等。这是大家经常在研究探讨的问题。认识清楚了,实际改好了,教得认真,学得自觉努力了,配合得越好、越细致、越有创新效果,就是大家共同推进了这一集体工程。
教材的编选发展显著,追求也各具特点。务求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爱国爱民,责任心重,有团队精神,业务能力强的人才。要选用真正的精品,古今中外的分配适当,指引明确、简要,有吸引力,有启发性,要符合时代的要求,既有深刻的思想,又有艺术的力量。要及时修订,创新,与时俱进。目前从总体上看,各种教材都有进步,但不平衡的情况尚不少。
教学方法太保守,一向是严重问题。老师讲,学生听,不是启发式、讨论式,教师、学生交流不够。多不提问题,也提不出什么新问题。目前情况逐渐已有些改变。需要有计划的讨论,鼓励学生作独立自主的思考。有些教师已能在教学中这样做,他们有效地组织讨论,通过不同见解的互相辨析,使学生能从作为文化精品的课文的修习中,感悟到其中包含的真性情,真思想,真力量。应当认识到,不是仅仅灌输一点知识就能真正感动他们,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的,在这一方面改进空间还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