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学外语的人往往把现场口译作为“*高境界”。能在现场流利地进行口译,往往令人羡慕不已。然而,这种被视为“金饭碗”的口译能力却很难获得。真正的一个好译员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学会如何进行译前准备,如何进行口译记忆和逻辑整理,如何进行双语间的转换。口译员要有长期的积累,这种大脑里的知识有如计算机里硬盘上的数据;其现场临时处理各种任务能力的大小如同计算机内存的大小;从大脑中提取所储备知识的过程长短、速度快慢就像计算机的路径和微处理器。由于中国有很长一段时间对外开放不够,口译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明显。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还只是有计划地小批量培养这类“特种人才”,培训方式似乎“密不外传”,而外界对此也好像漠不关心。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外向型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待提速,打造一批懂经济、懂法律、懂外语,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擅长于国际竞争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国新世纪的紧迫任务之一。2005年8月初,在芬兰举行的第17届世界翻译大会上,中国代表团以多数票获得了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的主办权。申办世界翻译大会的成功,使得翻译人才再度升温,而目前国内高素质的翻译专业人才,尤其是口译人才非常紧缺。如果进一步细分,国内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专业翻译人才主要在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商务口译、工程现场口译等方面。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合格的口、笔译人才有助于加强中外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尽管压力巨大,难度奇高,但一个口译员比其他工作人员多几十倍的工资收入、新颖独特的工作方式和优雅良好的工作环境,加上“千载难逢”的机会,几乎一夜间使口译变成了黄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