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古代汉语(下)(修订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古代汉语(下)(修订版)

  • 作者:朱振家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047523
  • 出版日期:1994年01月01日
  • 页数:392
  • 定价:¥17.5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古代汉语》是卫星电视培训中学师资中文专业成套教材之一,是1986年版的修订本。修订工作是在广泛征求使用者意见的基础上,遵循**教委*新颁布的培训中学师资中文专业教学大纲而进行的。修订本改正了原教材的疏失脱漏;并偏深偏难的音韵学部分作了较多改写;全书框架和内容靠近了新大纲;并注意保留了原版之所长;学术观点上注意稳妥,采用通说。全书分上、下册。下册为知识通论,包括文字、词汇、语法一、语法二、音韵、综合运用六章。每章前有“学习提示”,每节后有“思考与练习”,便于学员使用。并密切结合中学文言文教学,实用性强。《古代汉语》适于电视师院、师资培训、教育学院、函授、自学使用。
    文章节选
    怎样区分引申义和假借义?主要看它和本义有无意义上的联系。有联系的,便是引申义;没有联系的,便是假借义。如“归”,本义是女子出嫁。《说文》:“蹄(归),女嫁也。从止(脚趾),婦省,自声。”《诗经·周南·桃天》:“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说这个女子出嫁,能使他的家庭和顺。这里用的正是本义。又如《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孑L子不见,归孔子豚(tun)。”是说阳货想要让孔子来拜见他,孔子不去见,他便送一头[蒸熟了的]小猪给孔子。“归孔子豚”不是阳货归还孔子一头小猪,而是馈赠,赠送。本义“出嫁”与“赠送”二者之间没有任何意义上的联系,“赠送”不是“归”的引申义,而是借音近字“归”的字形表“馈”的意义。可见“归”是“馈”的假借字,“馈”是本字,“馈送”则是“归”的假借义。
    三、词义引申的方式
    由基础义引申出新义,是一种规律性活动。它是客观事物不断发展,人的思维能力日益深化的表现。根据表达新事物的需要,选定语言中具体的词和赖以引申新义的基础义。对基础义的内容要有全面的考察和了解,通过联想,发现所要表达的新事物与基础义之间的共同点、相似点,找出引申线索和条件,方能决定采取何种方式和途径引出新义。就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说,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局部到整体,这是词义引申的基本途径。但绝不会这么单纯,实际上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它有时又由一般回到个别,由泛指到特称,由整体缩至局部,十分灵活,不拘一格。所以引申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对它的研究迄今还很不够,但通过对词义引申现象的分析,还是可以归纳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条理的,分述于下:
    1.延展引申
    延展引申是根据表达新事物的需要,突出或延展原词义的某一特征,并赋予它新的特点,而派生出新的词义。这是一种普遍的常见的引申方式。
    目录
    **章 文字
    **节 汉字的性质和演变
    一、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二、汉字形体的演变
    思考与练习(一)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构造
    一、传统的“六书”说
    二、“六书”说的局限与对它的新探索
    思考与练习(二)
    第三节 分析字形,推求字义
    一、纯表意字与词义
    二、形声字的形符与词义
    思考与练习(三)
    第四节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一、古今字
    二、异体字
    三、繁简字
    思考与练习(四)

    第二章 词汇
    **节 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一、古代汉语单音词
    二、古代汉语复音词
    思考与练习(五)
    第二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用今废词
    二、古今传承词
    三、古今词义的差异
    思考与练习(六)
    第三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关于词的本义
    二、关于词的引申义
    三、词义引申的方式
    四、词义引申的类型
    思考与练习(七)
    第四节 同义词的辨析
    一、辨析同义词的意义
    二、同义词的来源
    三、同义词辨析的基本方法
    四、辨析同义词应注意的问题
    思考与练习(八)

    第三章 语法(一)——实词和句式
    **节 名词等活用为动词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二、形容词、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思考与练习(九)
    第二节 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
    一、使动用法
    二、意动用法
    三、处动用法
    四、为动用法
    思考与练习(十)
    第三节 判断句
    一、判断句的基本特点
    二、判断句语气助词的使用
    三、“是”字在判断句中的作用
    四、判断句的主语省略
    五、判断句的活用
    思考与练习(十一)
    第四节 名词用作状语
    一、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二、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思考与练习(十二)
    第五节 宾语前置
    一、宾语是疑问代词的
    二、否定句代词作宾语的
    三、有“是”、“之”等为标志的
    思考与练习(十三)
    第六节 双宾语
    一、动词含有授予或问询意义的
    二、动词不含有授予或问询意义的
    三、动词是“为”字的
    思考与练习(十四)
    第七节 被动句
    一、用“于××”作补语的
    二、用助词“见”字的
    三、用“为××(所)”作状语的
    四、用“被”字的
    思考与练习(十五)

    第四章 语法(二)——虚词和句式
    **节 代词
    一、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
    三、疑问代词
    四、无定代词
    思考与练习(十六)
    第二节 副词
    曾、尝(191)方、适(192)且(193)竞(193)
    但(宦)、特、徒、弟(第)(194)稍、少、略、颇(195)
    益(196)良(197)几(jT)(197)乃(逎)(198)
    相(199)固(200)亟(200)盖(201)殆(202)
    不、弗、毋、勿、无、未、非、微(202)
    思考与练习(十七)
    第三节 介词
    于(206)乎(209)以(209)为(212)与(213)
    因(215)诸(216)
    思考与练习(十八)
    第四节 连词
    而(219)以(222)且(224)则(225)然则(227)
    然而(228)虽然(229)然(230)
    思考与练习(十九)
    第五节 助词
    一、结构助词
    之(231)
    二、句首句中语气助词
    夫(233)其(233)唯(惟)(234)者(234)
    也(236)乎、焉、与(237)
    三、直陈句常用的句尾语气助词
    也(237)矣(238)已(239)焉(239)耳、尔、而已(240)
    四、疑问句常用的句尾语气助词
    乎(241)与(欤)(242)邪(耶)(242)也、矣、焉、哉(243)
    五、祈使句常用的句尾语气助词
    六、感叹句常用的句尾语气助词
    七、句尾语气助词的连用
    思考与练习(二十)
    第六节 常见的习惯句式
    一、孰与、孰若、孰如、何与、何如、奚与、奚若
    二、何××为、何以××为、何以为
    三、何××之××
    四、何其××
    五、不亦××乎
    六、无乃××乎
    七、得无××乎
    八、此其、是其、彼其
    思考与练习(二十一)

    第五章 音韵
    **节 汉语音韵的基本概念
    一、汉语的音节结构
    二、声、声母、声纽
    三、韵、韵母
    四、声调和平仄
    五、古代的注音方法
    思考与练习(二十二)
    第二节 古音概述
    一、上古音
    二、中古音
    思考与练习(二十三)
    第三节 诗律和词律
    一、诗韵和诗律
    二、词韵和词律
    思考与练习(二十四)

    第六章 综合运用
    **节 古书的注解
    一、古书注解的意义
    二、古书注解的体例
    三、古书注解的方法
    四、古书注解的术语
    五、古书注解的局限
    思考与练习(二十五)
    第二节 古书的标点
    一、标点古书的意义
    二、标点古书的原则
    思考与练习(二十六)
    第三节 古文今译
    一、古文今译的意义
    二、直译和意译
    三、古文今译应注意的问题
    思考与练习(二十七)
    第四节 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
    一、常用工具书的种类和性能
    二、怎样使用工具书
    思考与练习(二十八)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