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粮食战争已经打响
这是一个危机重重的时代。次贷危机、能源危卡几、粮食危机接踵而至,而其中*要紧的恐怕就是粮食危机了。近几年来,国际粮食价格一直处于强势上升态势。世界银行2008年4月9日发布的《上涨的食品价格:政策选择与世界银行的反应》显示,2008年2月前的36个月,全球小麦价格上涨幅度高达181%,全球粮价总体上涨了83%。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之危机,亦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之恶果。
早在2006年11月,设在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就大声疾呼:爆炸性的美国乙醇生产用粮需求,将威胁世界粮食**和政治稳定。遗憾的是,布朗的这一担忧今天已得到验证。联合国粮农组织宣称,全球粮价大幅上涨,已经在数个**内诱发粮食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是警告:“粮价继续上涨会引发战争。”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活必需品,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与健康。对**来说,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当今维系**生存与**的三大支柱即粮食、军力、能源中,粮食居于首位,其重要性在军事、能源之上。所以,粮食危机的影响超出粮食问题本身。粮食危机会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粮食短缺、粮价飞涨使广大居民生活水平锐降,贫困**更要遭受饥饿之苦。这不可避免地要加剧社会矛盾,爆发危机不测事件。粮食危机已使多个**出现动荡局面,在加勒比、非洲和亚洲地区不少**发生骚乱和流血冲突,海地总理还因此而辞职下台。
告别廉价粮食时代
原油、铜、黄金,凡是地里出来的东西都涨价,现在轮到粮食了。
世界粮价上涨速度惊人。以大米价格为例,泰国、越南、印度、埃及等大米输出国近几个月先后宣布限制大米出口以保证本国供应,导致2008年3月以来国际大米价格继续大幅上升,离岸价由3月初的每吨467美元上涨至月底的每吨608美元,尤其是3月27日泰国大米出口报价比上月暴涨30%,创下20年来的新高。与2007年同期相比,3月份国际市��小麦、玉米、大豆和大米价格分别上升了137.5%、36.4%、79.2%和166.6%。
从供需关系上来看,粮价飙涨似乎是供需失衡下的现象。全球粮食的生产供应低于当前全球民众的生存需求,为了追逐有限的粮食供应,需要粮食的民众必须不断追加价格才能买到粮食,以致粮食价格节节上涨。在这样的市场规律下,越是贫困地区的民众就越容易首当其冲地被飙涨的市场价格排除在外,无法购买粮食而面临生存危机。
这种现象自2007年开始在全球第三世界贫困地区中不断出现。在贫困的加勒比海沿岸**、非洲与东南亚、南亚等人民,都已走向街头为生存的粮食而抗争。2008年,粮食抗争越演越烈,已上升为血腥的流血冲突,颇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效应。2008年2月,西非的喀麦隆有24名民众在粮食暴动中死亡;3月,在海地有5人死亡;5月,在非洲索马利亚有2人死亡。
海地因食品价格上涨而引发的暴力抗议已持续近一周,并导致5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估计,如果这一波粮荒不即刻舒缓,则全球至少有1亿贫国民众将立即陷于生存危机。
海地商人用卡车将一种特有的泥土从中部山区运到各地市场上贩卖。妇女们购买泥土后,带到附近作坊加工成饼干,海地人将这种饼干称之为“特雷”。她们将成桶的泥土带上房顶天台,将里面的石头和土块挑出,拌入盐和起酥油。之后,她们把泥土捏成一个个小饼的形状,留在烈日下晒干,再把制成的饼干带到市场上贩卖或当街出售。
美联社一名报道员尝了一口“特雷”。他说,这种饼干口感“细腻”,舌头一接触饼干就能尝到一股潮味。吃下几小时后,嘴里还残存有一种难以忍受的泥土味道。
在海地,制作“特雷”的泥土常被孕妇和儿童用做抗酸剂和补钙食品。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免疫学教授杰拉尔德·卡拉汉认为,孕妇食用泥土有助于增强子宫内胎儿的免疫力,以抵御疾病。不过,泥土中的寄生虫和毒素也会对人体产生致命影响。当地医生说,长期依靠泥饼干维生会导致营养不良和腹泻。
海地是世界上*贫穷的**之一,80%的人口人均日生活费不足两美元。吃泥饼的直接原因之一是近期食品价格上涨过快。
美联社说,全球主要粮食作物的价格都呈上升势头,这种情况在包括海地在内的加勒比海岛国中更为明显。这些**普遍依靠粮食进口,一些**的食品价格上涨了40%。
在海地的拉萨林贫民区,两杯米的价格为60美分,与2007年12月相比上涨了10美分。就连泥饼干的价格也有所上涨,好在仍属于价格相对低廉的“食品”。
为了紧急应对粮荒,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于2008年6月3日至6日召开了全球高峰粮食会议。虽然世界银行宣布将立即拨款12亿美元来扩大穷国的谷物生产,亚洲发展银行将提供5亿美元紧急借款计划,美国布什总统宣布提供3.6亿美元紧急粮食援助给粮荒**,但这些其实都是治标之术,远远没有解决粮荒的根本问题。
粮食多少年来**次在全世界人民的眼中变成了珍贵的商品。在巴基斯坦,运送小麦和面粉的车辆都需要准军事部队护送,而在马来西亚,未经许可出口面粉等产品就属于犯罪。
面对全球粮食短缺,一场粮食争夺战,从2007年年初世界食品涨价之初,就悄然爆发了。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小麦和大米生产国,在大宗农产品中,除了大豆依赖进口,小麦和大米基本自给,1999~2005年间,印度没有进口过一粒小麦。
2007年年初,印度通货膨胀率上升,2月13日,印度宣布,为了保证国内供应、平抑物价,整个2007年,都禁止小麦出口。3月7日,印度宣布限制玉米出口,只允许四家国有公司出174玉米。10月,印度禁止了面粉出口。
世界第五大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在2007年对小麦出口加征了10%的出口关税,2008年,税率被提高到40%。俄罗斯和第四大小麦出口国阿根廷都说,它们不断加征粮食出口关税的原因就在于:粮价的涨幅一直高于关税的上涨,因此即使政府努力控制,粮食出口仍然在增长。
2007年下半年以来,欧盟已从世界各国进口了520万吨粮食,为找到尽可能多的粮食并储备起来,欧盟决定在2008年6月之前,暂时取消粮食进口税。
为了保障粮食**,日本政府打算提高进口依存度比较高的小麦、大豆和家畜饲料的储备水平,具体方案正在酝酿中,可能于2009财年起开始实施。目前,包括民间库存在内,日本的谷物储备只能满足全国一两个月的需求。预计政府将把储备水平提高到3个月。
2007年年底,中国终于加入了这场战争,半个月的时间内,政府连下三道禁令:12月18日宣布对粮食及制粉取消13%的出口退税;12月30日宣布对粮食和粮食制品加征出口关税;2008年1月1日宣布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等粮食制粉实施出口配额管理许可证。可能受到中国这一系列措施影响*大的**包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它们一直是中国小麦和面粉*大的出口国。
如此大规模的粮食价格上涨对世界的冲击力不言而喻。联合国世界粮食署执行干事希兰说,粮食价格上涨犹如一场“无声的海啸”,正席卷全球,迫使超过1亿人口“退回”到挨饿困境。对全球2000多万名贫困儿童构成的威胁尤其巨大。世界粮食署驻伦敦发言人巴罗指出,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80%用于购买粮食,他们是这场“无声的海啸”的主要受害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秘书长葛利亚也表示:“这是对世界经济的一次额外冲击,但受冲击*大的还是贫困**,它们必须承受高额物价。”
此次粮食价格的上涨对人口众多的亚洲**来说,也是一场不小的危机。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在马德里举行的亚洲开发银行会议上指出,粮食价格暴涨的危机,可能抹杀亚太区域过去数十年的减贫努力与成果。为此,他呼吁各国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否则亚洲可能将有超过10亿人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另外,全球粮价高涨也将对一些亚洲**的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亚行估计,如果食品(特别是谷粮)价格持续走高,亚洲区域的10个主要经济体,包括中国、印度及韩国,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将减少3.4个百分点;第二种情况是,通货膨胀受粮价高涨影响而加剧,经济增长则会平均减少4.2个百分点。
从短期来看,此次大米价格上涨直接带来了粮食的紧缺。然而,从长远来讲,此次价格上涨也许是“廉价粮时代的终结”。《印度时报》在头版发表文章称,“随着印度粮食产量停滞不前以及国际粮食供不应求,印度低粮价的时代终结了。”文章引用印度**粮食分析专家沙玛的话说,全球粮食短缺问题在未来至少2~3年内得不到缓解,也许还会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