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导论
**节 问题的提出
一、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一)历史上的草原生态环境
1.遥远的远古草原生态环境
我国草原在过去是非常丰美的,**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在《中国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一书中指出:远古时期,“特点是在阴山山脉的南麓,可能在一个广大的地区中,有由山上积雪汇集而成的河流和湖泊,成为许多动物和人类聚集之地。河套人生活在现在的萨拉乌苏河的两岸,在河的两岸是广大的平原草地,在河湖的附近生长着草木。在平原草地上,有河套扁角鹿,有赤鹿,有野猪,也有善于奔驰的羚羊、野驴和野马。不怕干旱的,还有骆驼和一些啮齿类。在河旁有水牛及原始牛,来吃河旁比较丰富的水草。有决定意义的是猛犸象和披毛犀和赤鹿,都生活在草原之上”。**人类学家贾兰坡教授则认为:那时的萨拉乌苏地区,有较大的湖泊和河流,湖畔附近有疏散的森林和广阔的草原。气候比现在温暖而湿润。
2.人类活动历史时期草原生态环境
根据《汉书》记载,到公元前1世纪,汉元帝的郎中侯应说:“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其间,制作弓矢,来出为寇,是其苑囿也。”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夏国国王赫连勃勃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建都,城名为统万,在今乌审旗南境,那时的统万,“土苞上壤,地跨胜形”。400年之后,在唐代文献中,这座改名夏州的名城已处在沙漠的威胁之中,又过了100多年,宋朝统治者下令废毁这座城,因为古城已陷在沙漠中,居民很难生存。由此,这座古城的废墟已成为生态学上的有力例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