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电路分析是现代电工电子理论的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对电工电子电路进行分析与运算。本章**介绍电路的结构、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电路的基本定律,这些内容是电路分析与计算的基础,后面章节的理论分析均建立在本章的基础知识之上。
1.1 电路与电路图
电路是电工设备的总体,通俗地讲,电路就是电流的通路,将电路元件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构成电流流动的路径,这就是电路。电路有两个作用:**,电路能够进行能量的转换,电路可以将发电机提供的电能输送给用户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使用,这是电路的工业供电及生活用电工作方式;第二,电路能够进行信号的处理及信号的传递,原始信号采集后输入给电路进行信号的处理,处理后的信号通过相应的转换器还原为原始信息,这就是电子电路的工作方式。
电路的组成包括3个部分:电源、负载及中间设备。在电路中电源的作用是提供用电器所需的电能,常见的电源有发电机与蓄电池。电路中的负载将电源送来的能量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说负载在电路中取用电能,例如荧光灯、电动机、电炉这样的负载就可以将从电路中取来的电能分别转换为光能、机械能和热能。电路的中间设备是指电路中的连接线及开关、继电器等控制电器,中间设备连接着电路中的电源与负载,它们的作用是在电路中进行能量的输送与分配。上述3个部分构成了电路的整体。
如图1—1所示为照明灯(例如手电筒)的等效电路模型,图中的E与R。的组合是普通电源(例如电池)的电路符号,分别表示电压源与电压源的内阻,导线及开关s是中问设备,灯泡H是负载,电路接通后,灯泡将电源提供的电能转换为光能,而导线与开关则控制着能量的传输。图1—1中的电路画出了电源、开关与负载的电路符号,这些符号代表着电路中出现的不同元件,实际电路使用的元件与画在电路图中的电路元件不一样,画在电路图中的电路元件均为理想电路元件,理想元件是指仅包含一种电参数的元件。 本书作为服务于普通高等院校非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以**颁布的高等学校工科本科基础课程“电工技术(电工学I)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电子技术(电工学Ⅱ)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作为编写依据,在满足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非电类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筛选内容进行编写。在教材编写中注重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系统性和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在保证基础理论扎实的前提下,强调了知识的运用,力求处理好电路理论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之间的关系。
“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电路分析、电机及控制电路、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4大部分,由于目前普通高等院校“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授课学时数均较少,一般在70-90学时,所以本书在保证基础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对部分授课内容进行了精简。在课程讲授时以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技术为**讲授内容,数字电子技术与电机及控制电路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授课学时选讲,本书内容包含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与电机及控制电路4个部分,全书内容划分为13章。
为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在电路分析部分,本书详细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强调了基础理论的严谨性与系统性,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加强了相量运算方法的介绍,删去了二阶电路与非正弦周期电路的内容。在模拟电子技术部分,对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子电路中的反馈等内容做了详细的介绍,部分小节作为选讲内容以+号标注。在数字电子技术部分,删去了分立元器件电路,直接介绍集成电路模块的使用。在电机与控制电路部分,主要讲解了三相异步电动机与继电-接触控制系统,教材内容的安排对少学时非电类专业的授课更为适用。
本书由北京印刷学院董毅编写第1、2、7、8、12、13章,王平编写第10、11章及绘出12、13章部分的图稿,李吻编写第5、6、9章,西安科技大学张文编写第3、4章,书中的习题由董毅、李呖、王平、蔡睿直编写,董毅任主编负责全书的统稿。教材编写过程中还吸收了很多教师在长期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成果。
本书由西安交通大学闰相国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李邓化教授担任主审,他们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高度负责任的精神,仔细、认真地审阅了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对提高教材的质量有很大帮助,谨在此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印刷学院教务处、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及电路教研室的许多教师的关心与支持,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的学识与能力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部分内容的编排亦可能不够妥善,望使用本书的广大师生、读者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修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