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音乐的传统
提起传统音乐,首先应想到音乐的传统。谈到音乐传统,又必然要涉及到人类的文明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音乐的民族气质,以及音乐美学思维等有关方面的问题。
中国历史,是一个东方古国的历史,是有着高度文明和悠久文化传统的,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中国的音乐文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独特的发展道路,同时,它又是世界音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河南省舞阳县出土的骨笛证明,距今七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开天辟地,以自己的双手创建着历史,创建着生活,也通过音乐向往着美好的未来。
人类也是一种动物,但被称作**动物。它与一般动物的区别,应当说是以劳动创造了世界,以智慧创造了文明。而文字的产生,文化艺术的发展,更说明“**”二字,当之无愧。
在人类的“幼儿”时期,即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麽,这就是创作”。“杭育”之声,不过是人们在沉重的劳动时的一种自然的呼喊,这声音所表达出的思想内涵,虽然并不深刻,但“使劲来呀!一齐干哪”的要求,可以说是相当明确的。这时,呼喊声配合动作的进行,众人协作默契,不也正是歌舞的萌芽状态吗?待到人们狩猎归来,围著火堆,挽起手臂,边喊边跳地欢舞,以及进行庆胜利祝丰收,祈天神保祐的歌舞仪式时,这已经很像是专业化的节目了。因为前者的杭育之声,还只是作为配合劳动的一种“伴唱”,它本身是要依附于劳动而存在的,说不上是什麽独立的艺术创作活动。而后者,却完全摆脱了劳动的制约,放开手脚,尽情抒发,无拘无束,酣畅淋漓。这样激动人心的热烈场面,在今天的一些民俗活动中,仍会遇到,如果有机会在场,你也一定会受到情绪上的感染。
对于从事音乐工作的人们来说,民族音乐是一条生命线。其中的民问音乐,更说不定会成为影响他一生的“无价之宝”。
这一本小书,不是什么学术专著。它既没有高深的理论,也缺少严谨的构想和丰富的内容,只不过是作者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某些感悟。其中,少数是在课堂上讲授过的澡题,有的则曾在“民族音乐学年会”上展示,或在某螳刊物上发表,另外电有一部分是应某出版社的“约稿”,但由于计划赶不上变化冈而搁置起来的。总而言之,拉托杂杂集而成册,也算是一本书吧。
虽然,我在进人**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之前,只是懵懵懂懂地感受并喜爱某些民间音乐的品种,但那只不过是一般性的,不自觉的和零散的接触。入学后,在忙碌应付各种专业课作业之外,至今难忘的,是有幸获得到一些学习民间音乐的机缘,起初,吕骥副院长带来解放区的文化传统,特别强凋“学习民间”的重要性。1950年初,他请来老歌手张天恩到“*高音乐学府”,为作曲系学生教唱陕北民歌;次年,又请来被誉为“花儿王”的朱仲俅敦唱青海花儿。如此潇洒而豪放的民间艺术,简直令人着迷,以致“爱小释口”,从此,音院到处民歌声声,同学们甚至连走路时都要哼上几句。以后,由于文艺界对音乐“民族化”的不断推崇,声乐系也陆续聘请民间音乐“各行各业”的名家们为学生教唱了。在建院初期,像单弦(1953年石连城)、豫剧(1956年)、山两民歌(1956年刘改鱼)、内蒙二人台(1957年)、京韵大鼓(1958年良小楼)、昆曲(1959年)等等都曾经进入音乐学院的课堂,对于这些送上门来“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可谓机会难得,抓紧听课吧!在我1955年毕业留校任教期间,同学们来自四面八方,带来他们各种浓郁风情的“乡音”,快去请教吧!音乐学院迁米北京前的一段停课期间,我“闲里偷忙”,每天赶往天津曲艺团进行采访,学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