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罗丹称为“古代的神品”的雕像,由两块大理石雕刻而成端庄的身材,丰腴的肌肤,典雅的脸庞,隽美的笑容以及微微扭转的站姿,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优美的姿态。尽管出土时双臂残缺,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这一作品的魅力。从正面看,这尊雕像呈S形,**落在右脚,体态庄重而不呆板,体现了一种静穆的美。从艺术风格看,它融合了希腊古典雕刻中优美和崇高两种风格,那阔大简洁的手法和端庄优美的身姿使这一作品达到了古希腊艺术的**。
有人将古希腊波利克里托斯的作品《持矛者》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挣扎的奴隶》做了一下生动的比较,进一步说明了形体的表情性。《持矛者》表现的是一名充满胜利信心的希腊战士的形象,这个战士的体态呈四个变化不大的面:一前一后的双脚呈一个斜面,骨盆朝向另一个方向呈第二个面,胸部的方向与脚的方向一致,而头部又向相反的方向扭动。这种造型给人以生动、矫健和稳定感,有力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而米开朗基罗的《挣扎的奴隶》则揭示了另一种情感。雕像右脚踏在一块石头上,腰以下形成一个大面,而被缚的上半身则激烈地扭向另一边,形成一个面。这种造型体现了剧烈的反抗情绪,强有力地表达了艺术家���感受和情感。
(二)质感
作为一种形体艺术,雕像的质感比色彩更重要。光滑的表面可以给人以细腻的审美感受,而粗糙的表面可以使人产生粗犷的感觉。人们在欣赏雕塑美的时候,不同的质感以及引起的触觉会加深人们由视觉唤起的审美想象。位于陕西省兴平县窦马村的霍去病墓前有许多大型石雕,其中很多是凶猛、神奇的动物。这类动物随物赋形,刻在起伏比较大的石头上。石块表面非常粗糙,有不规则的波浪式起伏,更加突出了它们野蛮凶猛的性格特征。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视觉传达是近年来*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图像的魅力不仅在于可以用直观和*大众化的形式传达信息,影响人的思想和情感,还在于它不需要通过语言的中介,就可以实现跨民族、跨时代的交流。它被广泛应用于艺术、教育、广告和公共标识等许多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图像而不是文字来获得新信息,掌握新技术。人们甚至把未来的时代称为“读图时代”。英国艺术史学家赫伯特·里德甚至断言:“整个艺术史是一部视觉方式的历史。”“视觉艺术”(visual arts)就是在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兴起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
视觉艺术广义的范畴,包括传统美术(诸如素描、绘画、版画、雕塑);传播和设计艺术(诸如电影、电视、图形制作、产品设计);建筑和环境艺术(诸如城市设计、内部和园林设计);民间艺术;以及诸如制陶、纤维编织、珠宝等艺术品和木制、纸制和其他材料的艺术制品。从狭义看,它专指近年来凸现的影视、动画和网络电脑美术等。
和“造型艺术”的概念比较,“视觉艺术”的提法在两个方面更符合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更突出了艺术家的自由创造和审美知觉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第二,根据传统的艺术分类法,通常把绘画、雕塑等称为再现性艺术,把音乐、舞蹈称为表现性艺术。研究表明,再现性艺术不仅现在,即使在历史上也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有深刻的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