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相互需求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仅仅考虑供给条件,不考虑需求条件,但是在现实世界中,一种商品能否给其生产国带来额外收益,不仅取决于这种商品的生产条件即供给条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需求状况。后来的经济学家们正是在引入需求因素的前提下对李嘉图贸易理论进行了扩展,由此形成相互需求理论。这种理论同时强调供给、需求两个方面的因素对贸易模式、贸易利益的影响,其中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是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穆勒通过把贸易国需求的相对大小引入图形进行分析,首先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而后马歇尔又以几何方法对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进行分析和阐述,并对相互需求原理做了进一步的均衡分析。
一、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约翰?穆勒是19世纪中叶英国***的经济学家。他继承了李嘉图的经济思想,并在比较成本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相互需求理论。
(一)比较成本确定互惠贸易的范围
穆勒在比较成本说的基础上,用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阐述了贸易双方获利的范围问题。现在以中美两国按比较优势原理生产和交换大米、小麦为例,具体说明如何运用比较成本确定互惠贸易范围。
假定中国和美国投入一定量的劳动生产大米和小麦的数量,如表2—4所示。无贸易时,中国国内15吨小麦换10吨大米,美国国内20吨小麦换10吨大米。显然,中国大米便宜,美国小麦便宜。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一国及世界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贸易的成因、贸易的数量与结构、贸易的利益及分配、贸易政策及措施的作用与影响、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贸易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伴随着国际贸易实践日新月异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也不断被注入新的内容,其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进入21世纪,世界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新飞跃,也使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直面一个机会与挑战并存、财富与风险同在的世界市场。为促进我国对外经贸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国际贸易的**线,也迫切要求对外经贸从业人员与时俱进,在各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为了给广大有志于从事对外经贸工作的人员提供一本融实用性、系统性、科学性于一体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学习用书,本书作者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听取了不少专家学者的指导建议,也参阅了诸多同行的著作文献,力求使本书的编写在各方面都能有所突破和创新。
本书的编写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将国内外国际贸易的*新研究成果纳入本书,保证了���书结构的完整性和内容的前沿性;(2)精选了近一两年内与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相关的材料,以资料卡、案例分析的形式编入本书,帮助读者掌握理论和开阔视野;(3)对一些复杂深奥的理论能深入浅出地予以讲解,力求做到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本书可作为国际商务专业的高职教材使用,同时也可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培训选用。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著作、文献,借鉴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不少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