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货币
第三节 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
一、当代信用货币层次划分
(一)货币层次划分的现实意义
所谓货币层次的划分,是指对流通中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的过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贺币已成为拼起经济变动的重要因素,货币供求的变化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因此,调控货币供应量,使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各国**银行的重要任务。可见;货币层次的划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银行了解不同货币领域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做出有针对性的宏观金融政策。划分货币层次,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货币流通结构图,让**银行掌握货币政策将怎样在不同流动性的货币层次中传递,将主要对哪一层次的货币量发生影响,将以怎样的方式和程度影响经济。通过货币层次之间的数量变化,**银行还可以分析市场动向和经济变化趋势,正确估计前期货币政策的效果,做出今后货币政策的决策。
第二,有助于**银行分析经济的动态变化。每一层次的货币量,都有特定范围的经济活动和商品流通与之对应,而经济活动的任何变化都*先反映在市场供求和物价变化上。因此通过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和观察,可以掌握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与再生产各个环节的变化,摸清不同层次的经济活动的脉搏,预测它们的发展趋势。只有在对货币层次进行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把握经济增长、物价、投资、国际收支等整个经济状况。 教材建设是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广义上说,教材建设应该包括教材选择和教材编写两个方面。从教材选择层面来说,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各学科知识体系内容与国外对接的程度日益加深,所以,直接引入国外原版教材正逐步成为时尚。这样做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一是可以让任课教师和学生直接了解相关学科知识体系的前沿信息,二是可以使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外语能力得到强化。但是,外语能力和思维习惯及语言表述方式的差异构成了大量使用国外原版教材的限制,更何况并不是所有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都能与国外直接对接的,这就决定了目前直接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只能限制在少数专业和少数课程上。教材选择的另一个指向是国内有关权威机构指定或组织编写的“统编”教材,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及其相关院系和任课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贯彻的一个重要原则。客观地说,这类教材中不乏吸纳了相关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发展的前沿信息而又结构合理、语言精练的上乘之作。但是,此类教材中真正的精品往往只是那些基础性强、知识体系较为成熟、涵盖面宽、市场需求量大的少数课程,如《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管理学》等,绝大多数知识体系不很成熟、专业涵盖面窄、市场需求量不大的课程教材并不为学界同行所认同。同时,由于各类“统编”教材名目繁多,十分庞杂,甚至真伪难辨,总有让人无所适从的感觉。
这就是说,目前国内出版的各种“统编”教材事实上并不能满足我们对教材选择的需要,或者说,在目前出版的各种类型的统编教材中,还不能选择出我们所需要教材的全部或大部分,这是我们之所以要自己组织编写一套经济管理类专业系列教材的基本原因。从发展的趋势来看,经济管理类专业各种课程要形成同行公认的权威教材,不应该是通过某些权威机构或权威部门的认定,而应该是通过市场的竞争和市场的选择。在市场竞争和市场选择的过程中,参与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越多,竞争越充分,优胜劣汰机制越完善,精品教材就越容易脱颖而出。也是出于这种考虑,我们愿意将我们组织编写的这套教材拿到市场上来检验,并努力在市场选择的考验中逐步提升教材的质量和水平,期望能从中产生出若干种精品来。即使不能如愿,也至少可以起到多提供一种选择,从而烘托竞争氛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