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一书说:“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说以水为始”。在我国常见的多种自然灾害中,洪水灾害发生之频繁、影响范围之广、损失之巨,都位居其他灾害前列,而且它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还远远超出灾害本身。正因为如此,历代都把。防御洪水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一幕幕治水患、兴水利的历史画卷。昔日桀骜不驯的江河得到系统的治理,长江、黄河、淮河上先后修建了以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淮河临淮岗等为代表的特大型防洪工程,大江大河的防御洪水标准得到大幅度提高。大规模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保障。
河道是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管理是水利部门的重要职责。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河道管理范围内跨河、穿堤、临河等建筑物不断增多,这些建筑物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也会对河道防洪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既满足各行业建设的需要,又不致削弱或降低水利工程防御洪水的能力,这是摆在水利工程师面前的一个问题。1992年4月,水利部、**计委联合颁发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对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上述规定已不完全适应法律要求。2004年7月,水利部发布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系统地规范了防洪评价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编制导则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对具体条款理解不一、具体量化指标不够准确、编制深度难以把握等问题。为帮助防洪评价单位更好地掌握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的基本内涵,淮河水利委员会徐新华同志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编写了《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研究及解读》,一书,该书系统地对编制导则进行逐条解读,并列举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该书对提高防洪评价报告编制质量有积极意义,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防洪评价报告评审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可作为防洪评价报告编制的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