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耸型结构与扁平型结构
当组织规模已定而采取不同的管理幅度时,组织结构将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
1.高耸型结构
高耸型结构是指组织的管理幅度较窄而管理层次较多的结构,呈现出“高而瘦”的形态特征。这种高耸型结构的优点在于:
(1)纵向等级关系非常明确,有利于维护领导权威,有利于统一指挥。
(2)结构严谨,职责分明,有利于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和控制。
但是,高耸型结构也会给组织的管理工作带来一些问题,具体是:
(1)管理层次多,管理人员多,造成管理费用增加。
(2)组织内的信息传递速度缓慢,而且容易失真。
(3)各层次之间以及各部门之间协调困难,容易互相推诿责任。
(4)过多的上下级关系容易造成决策迟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
南此可见,当组织的规模不断增大时,如果��是相应地增加管理层次,并不一定能够满足管理上的需要;相反,可能使组织越来越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所以,近年来,结构的扁平化为众多组织所推崇。
2.扁平型结构
扁平型结构是指管理幅度宽、管理层次少的组织结构,显现出“扁而平”的特征。与高耸型结构相比较,扁平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管理层次少,管理人员减少,可以节省管理费用。
(2)有利于上下级沟通,组织内信息传递快,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较小。
(3)随着管理幅度的增大,上级对下级的指导和监督减少,有利于锻炼下属的工作能力。
扁平结构的不足之处主要有:
(1)由于管理幅度较大,每个主管人员的工作负担较大,不能对下属进行充分的指导和监督。
(2)这种结构虽然有助于培养下属人员的**性,但是一旦下属缺乏自律、过于独断时,就有可能导致失控。 管理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类的基本活动,管理则首先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联。只要有生产活动,管理就不可避免。这正如马克思所比喻的那样,一个乐队离不开指挥,生产也须臾离不开管理。生产活动需要投入劳动、资本和管理等要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劳动与资本可以互相替代,但是管理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管理是劳动、资本等要素的一种补充,没有这种补充,其他的生产要素就不能合理配置,就不能转化为生产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生产,管理也从基本的生产管理扩展到经营管理、行政管理、公共管理、文化管理等各个领域。在21世纪,管理活动在整个社会中简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今天,我们随意打开中文谷歌搜索引擎,搜索“管理”这个词,符合条件的就有1610000000项。管理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从中可见一斑。
有关管理的实践活动,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已经运用了规划、组织和控制职能。罗马帝国设计了一种精密的组织结构,极大地方便了沟通和控制。我国早在1500年前就建立了复杂的政府组织结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蔚为壮观的万里长城怎么能够建成?尽管管理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管理本身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真正认识、研究,并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直到19世纪才开始。20世纪初以来,基于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实践和社会的发展,西方很多管理者和理论家相继提出了科学管理、行政管理、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等系统的管理理论。管理实践不断发展,管理理论层出不穷,以至于形成了管理丛林。在当代,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又在走向融合。我国古代一些思想家虽然曾经关注管理活动,有过一些关于管理的基本思想,但是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社会,没有工厂式的大生产。所以,有关管理的一些思想是间接的、零星的,主要表现在文化和哲学层面。我们之所以重新学习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为的是站在21世纪管理的高度,寻求中华文化与思想之根,中西结合,博呆众长,以建立适合中国文化传统的管理理论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