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团体的显著特征、特权、法规、印章、宣誓的誓言,以及官员的职能和头衔,所有这一切因素都与当时的法律和组织形式具有密切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就像本书各章节中所描述的那样,中世纪大学是其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
大学:社会的产物和塑造者
如何解释大学的起源?大学是它所依存的社会的产物还是塑造社会的因素?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不能仅仅依赖于研究的进展。此类问题的答案与现实的政治背景以及当前高等教育政策的论争相关,并受它们的影响。
迈那斯的比较大学史(本书在“前言”中已经提及),写于1802到1805年间,是其在论述高等教育政策的巨著出版之后不久就开始撰写的。在这部巨著中,作者通过与实用功利教育的对比,强调了科学教育和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许多教育改革的建议,其目的是反对当时企图把大学改造成高等职业训练学校的做法。因此,迈那斯把早期大学视做“人类精神取得巨大进步的宣言”,同时他还用启蒙运动关于人类对知识的追求永无止境的思想解释这些大学的起源。通过揭示12世纪不断增长的独立讲学的教师的数量,以及那些具有自觉意识的学者们为了争取对其权利和特权的认可而进行的成功斗争,迈那斯解释了大学的起源。他用一种非常令人惊奇的**方式剖析了所获得的资料,继而探究了中世纪学术共同体的出现和发展。他毫不怀疑中世纪大学不是其所在社会环境的附带产物,而是形成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 从1982年开始,欧洲大学校长常设会议(the Standing Conference of Rectors,Presidents,and Vice-Chancellors of the European Universities,简称CRE)开始组织欧洲各国和美国有关学科的专家开展一项合作研究,以探讨欧洲大学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问题。这项合作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编写了四卷本《欧洲大学史》。《欧洲大学史》**卷《中世纪大学》于1992年出版,1996年出版了该书第二卷,即《近代早期的欧洲大学(1500-1800)》,第三卷《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的大学(1800-1945)》于2004年出版。
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就是这套四卷本《欧洲大学史》的**卷《中世纪大学》。这篇序言的目的是提供一个轮廓,以使读者更好地把握本书的基本结构、内容、特色和价值。①
在这套《欧洲大学史》出版前后,用英语写作的有关中世纪大学的著作和论文可谓汗牛充栋,例如,拉希德的三卷本《欧洲中世纪大学》(1895)①、桑戴克的《中世纪的大学记录与生活》(1949)~、鲍德温和古德威特的《政治中的大学--中世纪后期和近代早期的个案研究》(1972)③、科班的《中世纪大学及其发展与组织》(1975)④、莱夫的《13-14世纪的巴黎大学与牛津大学》(1975)⑤、伊泽温和帕奎的《中世纪后期的大学》(1978)、班德的《大学与城市》(1988)⑦、梅鲁的《中世纪欧洲的大学训练》(1993)⑧、彼德森的《*早的大学--大学馆与欧洲大学教育的起源》(1997)⑨,等等。那么,与此前出版的有关中世纪大学史著作相比,本书有什么特点呢?
根据我们的初步认识,本书的主要特点和价值有四:
1.编写的组织方式。如前所述,本书是由欧洲大学校长常设会议组织编写的。这个常设会议是一个非政府组织,成立于1964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成员包括欧洲27个**的470多个高等教育机构。由于常设会议成员的普遍性,因此得以组织起一个庞大的编写队伍,集中各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探讨。本书的作者就包括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波兰、瑞典、瑞士、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丹麦等11个**的16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