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第三辑)中国通史(下卷)
QQ咨询:
有路璐璐:

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第三辑)中国通史(下卷)

  • 作者:《图说天下.图学书院系列》编委会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ISBN:9787807627074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01日
  • 页数:214
  • 定价:¥1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在《中国通史》一书中,我们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第三种方式,尽力减少主观的评价,把视野从稻米经济、王朝家族系统、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外患、儒家古典正统思想等传统方面扩展开来,把农业、科学、手工、文化、税收制度、法律制度、官僚体制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纳入到书中,把中国传统史书的帝王家谱性质向历史百科全书的性质转化。
    尽管我们力求用白描的方式展现中国历史的事实,但谁也无法奢望一本历史图书可以道尽中国历史上的兴衰成败、人文风流和典章制度,毕竟煌煌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是书籍无法承受之重。我们只是希望书中灵动缜密的文字叙述可以让你感受到盛唐的国力恢弘、两宋的经济狂飙;栩栩如生的文物图片可以让你感受到战略的杀伐残酷、强汉的骑军威武;历经风霜的实景图片可以让你感受到北朝的石窟艺韵、南朝的舞榭风流……除了让广大读者在图文间梦回前朝外,我们还希望把厚重的史实变得简明,让历史中的智慧启迪你今天的生活。
    文章节选
    五代十国
    947 刘知远称帝建汉
    辽大同元年(947)二月,原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辽灭后晋之后,以中原无主为由在太原即皇帝位,但不改晋国号,仍以当年为天福十二年。至六月,刘知远改国号为汉,是为后汉高祖。刘知远(895~948),沙陀部人,即位后改名为刘暠。后唐明宗时,他在河东节度使石敬瑭部下任押衙,石敬瑭密谋河东称帝时,刘知远也出点子,但对石敬瑭向契丹称儿、称臣、割地、输财的做法却很有异议,但这些建议不为石敬瑭所采纳。契丹灭晋后,刘知远曾派特使上表祝贺,实则虚以应付,同时固守晋阳(今山西太原),扩充军队实力。刘知远称帝后,辽太宗耶律德光因中原人民反抗甚烈而北归,刘知远便乘虚挥兵攻人大梁(今河南开封),再以汴州为东京,改国号为大汉,史称后汉,同时立魏国夫人李氏为皇后,文武百官各有安置。后汉统辖区域与后晋差不多,历刘知远、刘承祐(后汉隐帝)二帝,仅存4年,是五代十国期间*短命的王朝。
    951 郭威称帝建周
    乾祜三年(950)十一月,辽军南侵,后汉隐帝任郭威为天雄节度使前去抵敌,却又派使者去杀郭威。郭威率军攻入东京,隐帝被部下所杀,郭威提出立刘赟为帝。郭威又率大军前去抗辽,行至澶州时,数干将士鼓噪起来,将黄旗披在郭威身上,要拥其为皇帝,当时四下呼喊万岁的声音惊天动地。郭威于是又率全军返回东京,后汉百官均出城迎接,并劝其登基为帝。于是,郭威废刘赟为湘阴公,自任监国。次年(951)正月,后汉太后被迫下诰书,授与郭威皇帝玉符,郭威即位(是为后周太祖),国号周,改元为广顺。后汉由此灭亡。周太祖生活起居非常俭约,在位期间多次改革不合理赋税、刑法制度。所以周太祖虽在位仅3年,但他革除积弊,与民休息,使后周成为了五代较强的王朝。他率领后周对外屡败辽,高丽、回鹘、南汉,诸国皆称臣纳贡,北汉、辽、南唐境内人民纷纷迁入后周境,由此初步奠定了统一国的基业。尽管他被旧史家讥为有篡位之嫌,但观其政绩,仍不失为一位英明的君主。
    ……
    目录
    五代十国
    907朱全忠建后梁/907王建称帝建蜀
    912洛阳兵变
    923后梁册封吴越国王/923后唐建立
    936石敬瑭建后晋/937徐知诰称帝建南唐
    947刘知远称帝建汉/951郭威称帝建周/954柴荣即位后周
    北宋
    960陈桥兵变/961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963~974北宋平定南方
    975科举制进一步完善/976太祖之死
    976宋太宗即位
    980杨业雁门关大捷/984图画院成立
    992宰相赵普去世
    993王小波、李顺起义
    997宋真宗即位/999设立市舶司
    1004辽国大举玫宋
    1004订立澶渊之盟/10005宋辽边界恢复榷场
    1008宋真宗泰山封禅
    1023益州设立交子务
    1023~1032重修晋祠
    1027王惟一造针灸铜人/1029宋朝始设武举考试
    1043范仲淹推行新政
    1044庆历和议/1041~1048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056~1062包拯权知开封府
    1063宋英宗即位
    1069王安石始行新法
    1072沈括上三仪/1074王安石罢相
    1079乌台诗案爆发
    1080曾巩论宋财政
    1082宋夏永乐城大战/1084《资治通鉴》成书/1093哲宗亲政
    1100徽宗即位
    1101起用蔡京/11133徽宗始崇道教
    1116宋封大理国王
    1119宋江起义
    1120《宣和画谱》编成/1125宋徽宗退位
    1126李纲坚守开封
    1127靖康之变
    南宋
    1127宋高宗即位/1127宗泽保卫东京
    1130钟相、杨幺起义
    1131和尚原之战/1134岳飞出师北伐
    1141绍兴议和
    专题:气吞河山的岳飞
    1153米友仁去世/
    1161虞允文败金兵于采石
    1162宋孝宗即位
    1181推行社仓法
    1189光宗即位/1194绍熙内禅
    1199颁行《统天历》/1200朱熹去世
    1206开禧北伐
    1210陆游去世
    1234宋蒙联军灭金
    1237《妇人良方大全》戎书/1247宋慈《洗冤集录》刊行
    1249宝顶山摩岩造像完成
    1260贾似道擅权
    1278文天祥被俘
    1279南宋灭亡
    辽朝
    916契丹称帝建元/917开国贤臣耶律曷鲁病逝
    918建立上京国子监
    921契丹南侵
    926契丹灭渤海/938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
    947契丹北归/952~960**内乱
    982辽太后摄政
    984独乐寺建筑群建成/1016东侵高丽
    1034辽宫变乱
    1042宋辽议和/1044辽征西夏
    1075辽宣懿皇后被诬杀/1081耶律乙辛被囚禁
    1086道宗召翰林学士讲五经
    1116~1122金攻陷辽五京
    1125辽朝灭亡/1211屈出律篡夺西辽政权
    西夏
    1038李元吴建大夏国
    1044宋夏议和
    1044辽夏议和/1099李乾顺亲政
    1124西夏向金称臣/1170任得敬分国
    1209蒙夏之战
    1227西夏灭亡
    金朝
    1115完颜阿骨打建金反辽/1123完颜阿骨打去世
    1129金大举南侵
    1135统一实行汉宫制/1138女真小字创立
    1147金蒙议和
    1149完颜亮政变即位/1153金迂都燕京
    116t东京辽阳政变
    1189金世宗去世/1189卢沟桥开始修建
    1189~1194黄河三次决口/1196金朝礼乐初具规模
    1198金章宗改革币制/1211蒙金交恶
    1213胡沙虎政变/1214金迁都开封
    1217金南下侵宋
    1219金朝招纳地主武装/1232金蒙汴京之战
    1234金朝灭亡
    元朝
    1206铁木真建立蒙古国/1219远征西域
    1227灭亡西夏
    1229窝阔台即蒙古汗位/1235长子西征
    1251蒙哥即汗位
    专题: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253第三次西征/1253征服大理/1260忽必烈开平称帝
    1260中统宝钞印行
    1260封八思巴为帝师
    1265渎山大玉海雕成
    1271忽必烈建元
    1275马可一波罗来华
    1275伯颜大军渡江灭宋元曲和元曲四大家
    1279郭守敬主持大都天文台
    1292元大都建成
    1294忽必烈去世
    1294天主教再次传入中国
    1294成宗铁穆尔即位/1311仁宗即位
    1322英宗实施新政
    1323~1332十年更五帝
    1333顺帝即位
    1346居庸关过街塔建成
    1355脱脱被矫诏贬死
    1351~1368元末农民大起义和元朝灭亡
    明朝
    1368朱元璋称帝建明/1369诏令全国建立学校
    1370开科取士/1375开国功臣刘基病卒
    1376蓬莱水城建成/1376~1393洪武“四狱”
    1382建立锦衣卫
    1385开国功臣徐达去世
    1393明代官服基本确定
    1398朱元璋去世/1398建文削藩
    1399~1402靖难之役叔侄大战
    1402朱棣即帝位
    1403~1424铸成中国*大的铜钟/1405~1433郑和下西洋
    1407《永乐大典》修成/1417苏禄国王来朝
    1421迁都北京
    1424明成祖猝死榆木川
    1424仁宗即位/1426汉王朱高煦谋反
    1435明英宗即位
    1436-1449北京建成观象台/1449土木堡之役
    1449于谦保卫北京
    1450英宗自瓦刺回京/1457南宫复辟
    1459~1461曹石之变/1468明宪宗为番僧加封号
    1487明孝宗即位
    1504取消织造宦官/1505明武宗即位
    1519宁王朱宸濠谋反/1521明世宗即位
    1528王守仁去世/1542壬寅宫变
    1544严嵩升任乎辅
    1549倭患日烈/1555晋豫地区大地震
    1562严嵩遭贬
    1564荡平倭寇
    1566海瑞上疏
    1566明穆宗即位/1571俺答汗受封顺义王
    1572明神宗即位
    1572张居正改革
    1578潘季驯治黄河/1583努尔哈赤崛起
    1598中日战争结束
    1601利玛窦定居北京/1601册立太子国本之争结束
    1602李贽遭迫害致死/1616努尔哈赤称汗
    1619萨尔浒大战/
    1620明神宗去世葬于定陵
    1620“红丸案”发生光宗病卒/1620朱由校即位
    1623魏忠贤提督东厂/1626袁崇焕宁远大捷
    1626皇太极即汗位/1627朱由检即位
    1636李自成被推为闻王/1642松锦大败
    清朝
    1644李自成建大顺政权
    1644清兵入关/1644清建都北京
    1644南明弘光政权建立
    1645李自成死难
    1650摄政王多尔衮病卒
    1651顺治帝亲政/1651清朝定科举条例/1661顺治帝去世康熙帝即位
    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6汤若望去世/1669少年康熙擒鳌拜
    1673三藩叛清
    1681康熙帝平定三藩
    1685清军收复雅克萨/1689中俄签订《厄布楚条约》/1690乌兰布通之战
    1693重修孔庙/1697噶尔丹败亡
    1708避暑山庄建成
    1722康熙帝去世/1722雍正帝夺嫡
    1723秘密立储制度建立/1724始发养廉银
    1732军机处设立
    1732清军大败噶尔丹策零
    1735雍正帝去世
    1742赈救黄淮灾区/1744雍和宫改为喇嘛教寺院
    1751乾隆帝南巡
    1754岳钟琪去世
    1755阿睦尔撤纳附清
    专题:文学巨匠曹雪芹
    1771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1773编修《四库全书》/1780外八庙建成
    1782和坤专权
    1799乾隆帝逝世
    1799和珅下狱/1803清朝定“越南”国名
    1820道光帝即位
    专题:乾隆大帝
    1831清廷查禁鸦片/1834英舰闯入黄埔/1838林则徐赴广州禁烟
    1840**次鸦片战争爆
    1841三元里人民抗英
    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1850成丰帝即位
    1850金田起义/185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1854曾国藩创建湘军
    1856太平天国天京事变/1856亚罗号事件
    1856英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火烧圆明园
    1860《北京条约》签订/1861同治帝即位
    1861辛酉政变
    186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洋务运动
    1874曰军入侵台湾/1874光绪帝即位
    1881中国筹建**条铁路
    1883中法战争爆发/1887台湾建省
    1888北洋海军建立
    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1895兴中会总部在香港成立/1895《马关条约》签订
    1895颐和园建成
    1897德国侵占胶州湾/1898戊戌变法
    1899义和团运动兴起/1900八国联军侵华
    1905中国同盟会成立
    1908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去世/1911武昌起义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编辑推荐语
    黯淡的刀光剑影,远去的鼓角争鸣,尘封的简牍丹青,神秘的地宫王陵,在这里汇聚、复原成一幅有色有色、鲜活灵动的历史画卷。
    中国学问界,是千年未开的矿穴,矿苗异常丰富,但非我们亲自绞脑筋绞汗水,却开不出来。翻过来看,只要你绞一分脑筋一分汗水,当然还你一分成绩,所以有趣。所谓中国学问界的矿苗,当然不专指书籍,自然界和社论实况,都是极重要的……我们对于书籍之浩瀚,应刻欢喜谢他,不应刻厌恶他。
    ——梁启超
    一种文化有了深厚的根,才能吸收外来文化。唐朝民间佛经数十倍于儒经,但中国文化并未变成印度文化,因为我们有那么强有力的文化根基。宋朝佛教理论上为什么没有什么发展,因为它已经融化在我们的文化中间了。今天我们要吸收西方文化,前提是必须很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
    ——汤一介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