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金融论坛2008(China Financial Forum(2008))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金融论坛2008(China Financial Forum(2008))

  • 作者:李扬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03304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215
  • 定价:¥39.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与前四年的《中国金融论坛》一样,《中国金融论坛(2008)》汇集了2007年走上这个讲坛的15位学者的演讲内容。我们希望这部演讲集能够对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和金融研究的深入有所裨益。
    文章节选
    第二,跟多元化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农村金融经营民营化。尽管在我们的研究文章或者政府的政策里面没有特别指出民营化,但是我觉得,只要看看银监会的操作细节,看看人民银行批准的这些金融机构的组成,就会非常清楚。农村金融准入政策一个非常核心的部分就是民营化,也就是说,农村金融甚至以后的中小企业金融都应该走民营化之路。目前出台的这些政策,**并没有增加投入,基本上由民间资本进入。这种民营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突破了农村金融,而且突破了整个金融领域。因为金融长期以来号称是**的经济命脉,应该由**来掌握。问题是**掌握金融固然可以,但是掌握的方法是什么,是不是由**直接控股,或者**直接操作,这是学者一直在辩论的问题。大家可以回忆在过去几年中,一直辩论的民营银行,始终推不出来,应该说与此是非常有关的。现在在农村金融领域,终于推出了以民营金融为主的准入新政策,应该说意义非常重大,形式非常新颖。
    低门槛是农村金融准入政策的第三个出新之处。低门槛意义非常简单,既然要多元化、民营化,要把农村金融做好,那就需要低门槛,即把门槛降下来。当然还有一个严监管问题,我没有特别列出来。因为这么多小金融机构的存在,如何严,怎么严,我还不是特别清楚,我觉得严监管这个事情需要分析。对这些草根性的金融机构,如果我们用与监管国有商业银行一样的方式严加监管,肯定会把它们管死了;反过来设计一些比较适合这些草根金融机构的监管模式,就可能既做到严加监管,也可以使它们富有活力。但是目前监管的这个目的,我还不是特别清楚。
    以上这三条--多元化、民营化、低门槛--不仅适用于农村金融,同样适用于城市金融,特别适用于城市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应该说城市金融更复杂,多元化应更多一些。如果民营资本进来的话,可能也需要更灵活一些,当然这种原则同样适用于城市金融的所有改革。金融改革的风险比较大,它是一个有放大作用的行业。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我们金融改革的突破口选在农村,金融改革的风险就会小很多。民营化、多元化、低门槛的改革实验,选择一个对整个金融震荡不大,而需求比较大的农村先做实验,先做试点。如果在农村能成功的话,我们就没有理由说这种政策不能用于城市。特别是对于中国急需发展的民营中小企业来说,解决它们的“融资难”问题,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呢? 承蒙读者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支持,2008年的《中国金融论坛》又与大家见面了。
    过去四期的《中国金融论坛》,汇集的是入选学者在过去一年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论坛”上的演讲稿或者相关文章。由于我所同时编辑出版其他系列丛书,例如《中国金融发展报告》等,这些丛书也都是文章汇编,因此,有读者反映:《中国金融论坛》与其他系列丛书之间的分工不甚明确,偶尔还会有重复选编的现象发生。这些意见十分中肯,我们表示十分感谢!
    接受读者的意见,从本期开始,《中国金融论坛》将以学者演讲实录的新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我们希望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学者们的大家风范,触摸��演讲者与听众的互动及碰撞出的火花。我们真切地希望这种尝试能为读者所接受和欢迎。
    目录
    从国际经验看中国农村金融开放汤敏/1
    中国并购的*前沿理论和实践问题王巍/19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持续增长问题张车伟/35
    中国财税领域的若干新动向高培勇/52
    国际对冲基金的新发展与中国监管对策研究张跃文/74
    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问题与前景高西庆/88
    中国当前的发展和民生问题李培林/98
    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监管罗平/111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分析曹红辉/121
    人口动态、就业趋势和经济增长可持续性蔡昉/138
    关于2007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的看法贾康/158
    宏观经济的长期视角蔡昉/165
    中国当前经济分析宋国青/170
    货币战争分析王建/188
    关于国民经济统计的若干问题郑京平/202
    ……
    编辑推荐语
    知识经济意味着新概念、新方法、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以及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面对这种”知识大爆炸”局面,每一位立志有所创新的研究者,必须终身努力学习。无数学者的学术经历告诉我们:那些*新、*有用处的知识,通常很难从课堂上得到--它们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在研究一个又一个*新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学有专长的人们相互砥砺而得到的。因此,要想不断更新知识,始终处于学术前沿,我们*需要的,是将国内外学有专长的人”请进来”,是将研究人员*新的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及时拿出来讨论。举办IFB”中国金融论坛”,就是在营造这样一个“群贤毕至”的学术氛围。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我们当然不敢说已经做到群贤“毕至”,但至少基本上已达到群贤“愿至”的效果。为了能让读者更真切地把握演讲者的学术风格,感受现场的热烈氛围,自2008年起论坛将以学者演讲实录的新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我们希望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学者们的大家风范,触摸到讲者与听众的互动及碰撞出的火花。我们真切地希望这种尝试能为读者欢迎。
    --主编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