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中庸》原是《礼记》第31篇,它和《大学》一样,都是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中庸》的作者,司马迁、郑玄、程颐、朱熹等人都认为是孔子的孙子、战国初年**的哲学家、思想家子思。
《中庸》是儒家论修养境界的一部伦理学著作。此书在汉代时,被收入《礼记》一书作为其第31篇,至宋代,朱熹又从《礼记》中将其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合称《四书》,成为宋代以后封建正统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中庸》讲的是儒家处世哲学。“中庸”二字今译,相当于“适度而得体”,朱熹对其的解释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全书仅数千言,言简意赅,文章短小精悍,文笔凝炼犀利,结构严谨。在此书中,子思对孔子的“中庸”思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发展:
一、率性之谓道。《中庸》开篇即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对儒家提出的性、道、教作了解释。
二、君子诚之为贵。“诚”是指真心实意地履行道德的信念。《中庸》讲诚,把诚看成是道德行为的根本,认为性、道、诚三者依靠诚的信念才能发扬光大。所以,《中庸》把“诚”视为*高的道德境界和道德实践的动力。
三、君子慎其独。即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在独处的情况下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道。
四、尊德性道问学。这也是讲修养方法问题,从天性至诚到明白了解是基于人的本性,从明白了解到达“诚”的境界谓之后天的教化。
五、极高明而道中庸。即以中庸为道德行为的*高准则。
《中庸》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其内容含有辩证法的成分。“中庸”是处理事物矛盾的一种普遍的、切合实际的、*高的准则,它主张矛盾的协调与平衡,强调矛盾的同一。直到今天这种思想仍可用来帮助人们进行思维活动。但是《中庸》中的“过犹不及”因其无科学规定,只凭直觉与经验而极难掌握,这就容易蜕变为无原则的妥协与折衷,同时这也正是中国近代每一次社会变革都批判中庸思想的一个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