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态度的特点
1.态度的对象性
态度是针对具体的观点和事物所形成的,这种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某种状态。态度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反应。谈到态度必然要谈到态度的对象,比如对某种产品的印象如何,必然涉及到产品的质量、服务等一系列具体的条件,可以说没有对象的态度是不存在的。
2.态度的持续性
消费者的态度一旦形成,在一定的时间内就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比如,消费者购买并使用了某种产品,如果感觉很好就会形成对这个品牌商品的肯定态度,当他以后需要类似商品时可能还会重复购买。此外,态度持续时间的长短也和态度形成时的外界作用的强度有关。外界刺激越强烈,态度越鲜明,持续时间也较长,否则就较短。
3.态度的调整性
态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调整功能。这种功能有助于消费者在心理上适应新的或困难的处境。在购买活动中*常见的是人们根据他人或社会的奖惩来调整或改变其态度,例如,一个消费者购买了一件她自认为很漂亮的时装,如果其女友表示出不同看法时,她很可能由喜欢转为讨厌,发生态度的转变。实践证明,来自外界的评价对于消费者态度的调整十分有效。在许多情况下,消费者对一些商品并没有积极的态度,但在附送赠品或有奖销售的促销方式下,消费者会对商品产生积极态度,并踊跃购买。
4.态度的知识性
态度的知识性*常见于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评价,如“联想电脑的质量好”、“北京饭店档次高”等。态度的知识功能对于指导消费者购买行为十分重要。企业的营销就在于帮助消费者加强对企业产品及服务的有益体验,以使消费者确立对商品的积极态度。研究表明,态度的知识功能也会影响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方式与途径,如购买大型或贵重商品,大型的百货商店或知名的购物**是**,这是因为对大型商场的经营管理正规、可信度高的认识。
5.态度的价值性
态度的价值性是指态度对象对人意义的大小。消费者对事物的态度主要反映了该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价值,这种价值包括很多方面,如实用价值、理论价值、道德价值及社会价值等。事物对人价值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事物本身;另一方面,也受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信念、理想等因素的制约。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对同一事物也可能形成不同的态度,价值观念对人们态度的形成起到一种基本的综合作用。 本书自2004年4月出版发行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借此再版机会,我们在保留原书框架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多数章节进行了修订,补充了*新的数据、资料和案例。与原书相比较,新版教材在知识的系统性、数据的**性、案例的时效性等诸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本书由冯丽云、孟繁荣主持修订,全书由冯丽云、孟繁荣、姬秀菊修改、总纂定稿。除原作者外,北京化工大学徐楠参加了修订版(第三、五、六章)的编著,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马君蕊、南开大学温馨为���书补充了大量新的案例,并对大量的数据进行了查实校订。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得到有关院校特别是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谢意,并对修订过程中所参阅的相关书籍的作者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修订版的问世,得到了经济管理出版社的鼎力相助,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甚至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