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用“花架子”来形容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用“花架子”形容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来源于一个有趣的传说:
据说在元朝时,松江纺织家黄道婆的纺织技术非常高超,而且带动了一大批人从事纺织工作。当地纷纷开办了纺织作坊,男女老少都会织布,大家的生活也都好起来了。
镇上有个姓李的穷秀才,他不愿意从事认为低贱的体力劳动。生活不下去了,就到浙江湖州乡下当私塾先生,以此维持生活。
这个秀才教书的地方也是纺织之乡,大家听说私塾里新来的李秀才是黄道婆家乡的人,就纷纷找他请教纺织新技术。李秀才对纺织技术一窍不通,又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懂,就撒谎说自己是读书人,没动手亲自纺织过,但他 可以把黄道婆的织机图纸画给乡亲们,让他们改进工具,提高技术。
乡亲们都很高兴,拿着秀才画的图纸,高高兴兴地请来木工,照着图纸做了一架织布机。织布机看起来很漂亮、很新颖,但是却不好用,根本没办法工作。大家去问秀才,他却狡辩说,你们的手艺不行,对*新的机器理解 不透彻,所以才织不出布来。
后来,黄道婆发明的织机传到这里,人们才知道李秀才画的织布机只是样子好看而已,根本不具备实用性,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花架子”。
从此以后,人们常用“花架子”一词来比喻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行为或中看不中用的工具。
知识链接 为什么把中看不中用叫“银样镴枪头”?
“银样锇枪头”这个俗语并不是指工具,也不是指武器,而是形容人或工具徒有其表、内里空虚,没有内在的实际本领或用途。
这个俗语出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红娘骂张生的一段:“你原来是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样锻枪头。”这是红娘对张生懦弱的不满,因此说他外袁看起来像个男子汉,追求莺莺小姐时比较大胆,其实内里很软弱,遇到挫折就退缩,不敢和老夫人去正面抗争。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黛玉骂宝玉的话:“呸!你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一个银样镴枪头”,用了《西厢记》的这段原文。
“银样铽枪头”指表面银光闪闪的钢枪实际上是焊锡做的枪头。“银样”指外表光亮,或者说很有震撼力,银光闪闪的,像是很锋利。这里的“银”并不是说用白银做的枪头,因为白银的质地也是比较软的,只是说枪头发着银色的光芒。“镴”是指实际上是用焊锡做的,虽然同样很光亮,但却不姑实,一扎出去就断了,所以只是样子好看而已。后来人们习惯把中看���中用称作“银样枪头”。
知识链接 为什么形容女子有才学称“咏絮之才”?
形容男子有才学常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夸奖女子有才学则用“咏絮之才”,这有什么来历吗?这个词的出处同东晋才女谢道韫有关。
谢道韫是东晋时期**的女诗人,是当朝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爱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有这么多的头衔,就知道谢道韫有多么深的社会背景和家学渊源了。
谢道韫自幼聪明伶俐,知书达理,聪慧能辩,谢安非常喜欢这个侄女,称赞她有“雅人深致”。
有**,谢安召集儿女子侄们谈论学术文章,突然天空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谢安诗兴大发,看到这样的美景,准备考一考后辈晚生的才学。谢安问他们:“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的侄子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其他几个子侄也都各自说了看法,把白雪比喻成各种物体,都没有使谢安完全满意的。
这时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非常高兴,认为把白雪比喻成柳絮很是恰当,不由得点头称许。这一咏雪名句后来为世人所传诵。于是就将女子有才学称作“咏絮之才”了。
在当时能够与谢道韫相提并论的只有同郡的张彤云。张彤云是张玄的妹妹,论家世自然不及谢家,论才情却不相上下。张彤云嫁到顾家。有一个叫济尼的人,常常出入王、顾两家,有人问济尼,两个才女谁更出色一些,济尼说道:“王夫人神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说明两个人各有长处,但谢道韫更具魏晋风流。
知识链接 为什么用“出水芙蓉”形容女子美貌?
“出水芙蓉”指刚开放的荷花,却常用来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这是什么原因呢?
“出水芙蓉”一词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钟嵘在这里把谢灵运诗比作刚出水的荷花,清新自然,不假雕饰,具有一种自然美;而将颜延之的诗歌说成是经过雕琢的人工美,则略逊谢诗一筹。
“芙蓉”*早即为莲(荷花)的别名。《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王逸注:“芙蓉,莲华也。”芙蓉一般分木芙蓉与水芙蓉两类,另有拒霜花、三变花、莲花、荚蕖、水芝、菡萏、六月春、水芸、红蕖、水华、荷华、溪客、碧环、玉环、鞭蓉、鞭蕖、水旦等等别称,自古以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多在诗文中有所歌颂。尤其是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将芙蓉形容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将其高洁品性烘托出来,为千百年来读者所激赏。从此,芙蓉也被赋予了高洁的品格。作者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的坚贞,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扣洒落的胸襟。
正因为芙蓉被历朝历代的文人赋予了这么多美好的意象,把它当作清新自然、不假雕琢的象征,是美好心愿的具象,所以被用来形容年轻女子,一方面取其美丽,另一方面取其高洁的品性,象征年轻女子的纯洁。所以“出水芙蓉”也就由形容文章的精美转变成形容女子的纯洁与关貌了。“花名册”明明是清点姓名的,为什么叫“花”名册?同花有关系吗?
在日常事务中,为什么常把名册或名单叫“花名册”呢?它同花有关系吗?是记载花的名称的册子吗?
其实“花名册”同花并无关系,它是同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密切相关的。户籍是登记、管理人户的册籍,亦称籍帐。其起源很早,从春秋时期就有相应的户籍制度了。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补充完善,成为古代社会统治的一个重要方面。
“花名册”名字的由来是由于旧时登录户口册子,把人名叫做“花名”,户叫做“花户”。花,言其错杂繁多。《元典章•圣政二•均赋役》记载:“差科户役先富强,后贫弱,贫富等者先多丁,后少丁,开具花户姓名。”《清史稿•食货志一》也有记载:“册内止开里户丁实数,免列花户,则簿籍不烦而丁数大备矣。”里都指出“花户”在户籍中的历史地位。“花名册”即由此而来。
另外古代也把娼妓在妓院中使用的化名称作“花名”,如元宋无《直沽》诗“细问花名何处出,扬州十里小红楼”,用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在这里“花名册”就是妓女的名册,也有户籍的作用。
“花名”一词是从古而来的,现在用“名单”“名册”等名词取而代之,但偶尔也有使用“花名册”一词的。
知识链接
“黑名单”一词是怎么来的?
提起“黑名单”,大家都首先会想到背后告密等事情,认为是将一些人暗中陷害的名录。那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是“黑”名单呢?
“黑名单”一词来源于世界**的英国牛津和剑桥等大学。在中世纪时,这些学校规定对于犯有不端行为的学生,将其姓名、行为列案记录在黑皮书上.谁的名字上了黑皮书,即使不是一辈子被人唾弃,从此在社会上抬不起头来,也会使人在相当时间内名誉扫地,很多事情都会受到限制。学生们对学校的这一规定十分害怕,常常小心谨慎,惟恐自己的名字上了这样的黑
没想到本来是学校惩罚学生的做法,却被当时一位英国商人引申到商业活动中,用黑皮书来惩戒那些时常赊欠不还、不守合同、不讲信用的顾客。英国商人把这类顾客的名字开列在黑皮书上,后来又将一些破产者和即将破产的人的名字也排在黑皮书上。
事情传开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先是商人们争相仿效,继而,各行各业都兴起了黑皮书,不少工厂老板把参加工会的人的名字列在“不予雇佣”栏下。于是,黑名单便在工厂主和商店老板之间秘密地传来传去。
1950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麦卡伦法案》,同年12月,总统杜鲁门发布命令,宣布美国处于“全国紧急状态”,正式实行《麦卡伦法案》,他们编制了形形色色的黑名单,按名逮捕和迫害大批进步人士。
从此以后,“黑名单”的做法在各行各业中使用。当然,在特务活动中是使用得*频繁的。戏曲中的术语“叫板”怎么就发展成现代汉语中“挑战”的意思呢?
现在说起“叫板”,具有滋事挑衅的意味。其实这个词原来是戏曲中的术语,戏曲中把道白的*后一句节奏化,用动作规定下面唱段的节奏称“叫板”。
一般戏曲都把“唱、念、做、打”作为表演的基本构成。“唱”指唱功,是一部戏成功的关键。“念”就是白话、对话,也是考验演员表演技能的主要方面。“做”泛指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是戏曲有别于其他表演艺术的主要标志之一。“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
戏曲表演程式来源于生活,它把生活里的动作,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提炼、概括、美化和一定程度的装饰、夸张,形成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表演程式可以作为旁人效法和进行形象再创造的出发点。一个或一组单独的程式,虽然具有一般的生活内容(例如开门、关门、上楼、下楼、划船、骑马、泅泳、滑跌等动作程式,哭笑惊惧等表情程式),但还不能构成独立的舞台形象。只有演员根据人物性格和规定情景的要求,把若干程式按照一定的生活逻辑和舞台逻辑组合起来,才能表达出某种具体的思想感情,塑造出独立完整的舞台形象。所以在表演时,为了更具有艺术美,需要“叫板”来使表演更具有节奏与韵律。而“叫板”也由引起下一段唱段逐渐演变成引起精彩下文的意思,具有了“挑战”的意味。
另外古代民间有个游戏叫骨牌,四个人打的,当一个人没钱时,还可以多打一次,这时那个没钱的人就会拍一下桌子,并且这次是由他说话,一般也称作“叫板”。
知识链接 “有板有眼”*初是指什么?
一般把做事稳妥、不毛糙,或者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称作“有板有眼”。这是为什么呢?是与做木匠活有关系吗?其中“板”和“眼”都是指什么呢?
其实这句成语原意是指戏曲的,明王骥德《曲律》中说:“凡盖曲,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以板眼为节制,故谓之板眼。”
“板”就是板式。戏曲唱腔音乐中的板式结构,可分为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连套体两大类。在板式变化体的结构中,大都有慢板、快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等板类。在各类板式中,强拍为“板”,弱拍为“眼”,板式的强弱关系就是“板眼”。其中,节拍为2/4的叫“一板一眼”,节拍为4/4的叫“一板三眼”,节拍为3/4的叫“一板两眼”。如果演唱者节奏感差,强弱不分明,不是抢板就是滑板,便是掉板了。
所以将“有板有眼”一词指唱腔合乎节拍,后来引申为言语行事有节奏、有条理。
为什么说“病人膏肓”就是指病得很厉害呢?
现在说谁病势严重,常用“病入膏肓”来形容。什么是“膏肓”呢?为什么病到了“膏肓”就无药可医呢?
“膏”在古代是指心尖脂肪,“肓”是指心脏与隔膜之间,“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意指如果病到了这里,药力已经无法达到,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也用来比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这个词出自《左传•成公十年》,说的是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便专程派人去请。结果医生还没来到的时候,晋景公因病势严重,陷入半昏迷状态。
在迷迷糊糊中,晋景公做了个梦。梦见两个小孩在他旁边小声嘀咕着。
一个说:“据说主人去请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我看我们这回在劫难逃了,往哪里跑呢?”
另一个小孩说道:“怕什么,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用什么样的药,都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等到秦国的名医请来了,对晋景公进行了全面的诊断后,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我也实在没什么办法来除去您的病痛了。”
晋景公一听医生的话,和自己梦中听到的两个小孩的话如出一辙,就叹了口气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然后叫人犒赏了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不久晋景公就去世了。
后来就用“病人膏肓”来指病情已经无药可医,也引申为事情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知识链接 民间“走百病”的来历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正月十五日,但多在正月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等,活动丰富多彩,直到夜半才回家。
历史上对这种风俗多有记载。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上载:“元时,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日‘走百病’,又日‘走桥’。”清顾禄《清嘉录•正月•走三桥》:“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都记载了民众在元宵节时出来“走百病”的习俗。
各地百姓“走百病”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有的地方农村男女老少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谓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在,永不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