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考前准备
一 演员的梦
表演艺术是一门**魅力而又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综合艺术。它之所以受到众多的年轻人的喜欢与追逐,首先是因为表演艺术是一个好看的,而且是人人都喜欢的艺术门类。那些**的演员们在银幕和舞台上所扮演的各式各样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使人们能从他们的艺术创作中感受到那种快乐和酣畅淋漓。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会有自己的欢乐和痛苦,有时候人们喜欢把自己的这种欢乐和痛苦寄希望于一种梦想,并在这种梦想中得到释放,而演员在银幕和舞台上扮演的各式各样的人物就成了人们心中的一个“替身”。这样,人们就愿意花钱进电影院和剧场去买欢乐和痛苦,以得到一种人生情感的历练。在一部电影或在舞台剧中,演员的表演是*能牵动人情感的东西,同时因为它又是一种*接近生活形态的艺术形式,所以它也就更能触动人心底里那根敏感的弦。所以,许多人对演员这个职业充满着好奇,更多的年轻人则想尝试去做一名演员。这是追梦的表现,因为这是一个美梦,所以,没有人不想尝试去追逐这个梦,这个梦也是人类的好奇心、人类的虚荣心、也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对自身价值追求的一种高度升华的综合物。
梦想的由来
当一名演员,这是许许多多年轻人的梦想,绝大多数的人曾经都做过这样的梦,都有着出名的梦想,都想自己有**也能和那些耀目的明星一样被别人追逐着要求签名。因为,现在随着媒体的多样化,资讯的快速发展和传播,更多的年轻人从小就被明星的光环所吸引,都想自己有**能和他们一样,受到众人的追逐。这种愿望可能对大多数人的一生来说都不可能实现,都永远只是一个“白日梦”,可生活中有谁没有做过各种各样的“白日梦”呢?我有一个朋友就亲口对我说过他曾经做过一个这样的梦,他说有**晚上他梦见自己成了明星,许许多多的影迷都追逐他要求签名,可他还不签,*后实在是难以招架,才勉强给别人签了一个。他因成名而获得了许许多多他一辈子都不可能获得的东西。他把他挣来的钱给他父母买了一栋大的豪华别墅,把自己的兄弟送到美国的哈佛大学上学。当时那种感觉使他非常的满足。这个梦足实让他兴奋了很久,以至于使他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被人津津乐道。这或许就是人心中对名利追逐的一种潜在表现。其实,追求名利的想法,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也是上进心的一种表现,至少证明他在生活中有一种向上的追求和激昂的斗志。生活中有许多人说过,如果能做到让众人都知道他,他也许就觉得这一辈子没有白活,抑或那是对自己人生的价值的肯定。
梦的遗传性
这种做演员,当明星的梦想常常还带有遗传性。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这种梦可能多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梦想并没有实现,而自己又过了这个年龄,于是就会变得越来越现实,但心底的那个梦的痕迹依然存在,若干年后依然将这种梦想传给自己的儿女,让他们一代代去追逐这样的梦。因为艺术对任何人来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尤其是表演这种艺术,因为它具有神秘性,所以它在人们心目中永远是那样的美丽。在我所教的班级里,曾经有这样一名学生,他来报考电影学院就因为有着一段神奇的“缘”。当年“文革”结束,1978年电影学院恢复招生,这个学生的父亲当年是他们当地的文艺积极分子,能唱当时流行的“样板戏”,形象也不错,在他们当地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文艺尖子。当他得知电影学院恢复招生,就只身跑到北京来报考,在当时激烈的考试竞争中,他没能像周里京、张丰毅、谢圆等考生那样如愿地被电影学院录取。朱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而是回老家后发奋努力,自己开办了公司,走盘了从商的道路,而且,生意做得很不错,在当地还成了知名人士。但他从那次考试起,做演员的梦想并没有因为考试的失利而使这个希望在他心底泯灭,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个梦时常还在他的脑海中萦绕。后来他成了家,又有了个儿子,于是他就决定从小好好培养他的儿子这方面的素质,让他儿子将来能够成为一名演员。十八年后,他的儿子长大了,终于像他父亲当年一样,身背行囊,来到北京参加电影学院表演系的招生考试。在考场上通过激烈的考试竞争,他终于脱颖而出,如愿以偿地被电影学院录取了,儿子的成功圆了两代人的梦想。
过去,演员这个职业并没有被提高到如今这么高的高度,在解放前有钱人是只当票友,过过“戏瘾”,决不当专业演员,认为当专业的掉份,被人瞧不起。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美逐渐被公开了,人们不再只是偷窥它,而开始转为正眼看,进而进入大胆地欣赏、大胆地追求了。从而演员的社会地位由此得到了**的提高。
如今,每年都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来报考电影学院和戏剧学院,他们的理想都是为了将来能从事演员这个职业。表演,其实就是人的一个梦想,谁都摆脱不了个人梦想。人生不是简单的公式,而是有着各式各样美丽的故事,故事里自然就有了各色各样、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人们为什么会前仆后继地去追逐这个梦呢?因为人人都会做梦,梦能够给人以希望。有些人常常在生活中认为自己具有演戏的天赋,所以他们都想努把力成为专业演员。其实在生活中谁都会演戏,只不过没有得到过演戏的那个荣誉,也就是当明星的荣誉。我们常常说,这个人在生活中演戏比演员还要好,但他的那种能力并没有超越生活常态的能力。生活中演什么都可以,可一旦让他站在摄影机镜头前,他就会紧张起来,如果再让他上舞台,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去演出,那他将更会手足无措。我曾经在生活中遇到过这么一个人,他是在一个旅游景点卖假古董的,当他向我推销假冒的古董时,描绘得眉飞色舞,把那东西吹得和真的一样,而且,演得特别真,恐怕那一瞬间,连他自己都相信那个东西就是清朝的古董。但他毕竟是在生活中,他一辈子都做不了演员。如果当时将他抓起来,让他把刚才发生的事重来一遍,他会马上求饶并承认错误。他这种“表演”毕竟是生活中为了某一实用目的,而不是为了展示给人看的,而为了“看”与“不看”就打倒了一批会“表演”的人。玩儿真的没有谁不会的,作假,重复再来一遍就不行了,尤其当众重复不了,这就是人的能力不够。这种能力只是生活形态的能力,它还未曾跨人艺术的领域。
我们看到生活中有些人特别会演戏,并且经常受到父母、亲戚、朋友们的赞赏,但是在表演考试的考场上却屡屡遭到失败。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生活中的演戏和艺术创作的演戏都存在着假定性,但生活的假定性是有前提的,是不被人发觉的。但艺术的假定性首先一上来就是要被人发觉的、要展现的。
我前面说这种梦的遗传性,它并不是指血统的遗传性,而更多指的是素质的遗传性。
梦的迷醉性
做演员这个梦想带着个体的*大的特点,就是带有迷醉性。个体迷醉之后就根本判断不出来自己条件到底怎么样,到底是否适合去做一名演员。
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为什么那么多人在追逐这个梦,它的心理学依据证明,这是和梦有着渊源的,它保持着梦的特征,梦的特征就是眩晕,它的随意性中带有想象性。梦本身就带有一种幻觉,它不完全实事求是。为什么有的人做着做着梦就想当演员,而有些人做着做着梦就放弃了这种想法了呢?这主要看这个梦的迷醉性到底有多强。
梦的个体性
我们在招生期间经常看见有的家长在考场外不屑一顾地指着别人家的孩子说:“你瞧,他这模样还来考表演系?想当演员?根本就不是这块料,他应该去学点别的。”但是,回过身来看他自己的孩子长相还不如那家人的孩子呢。
你说他不行,不是这块料,他还在做着梦呢。
为什么这么多人想当演员呢?这里我们不能违心地排除有名利的驱使。记得有个人曾对我说过:“如果有朝一日能有人找我签名,那将是我一生中*大的快乐。”其实,这位朋友道出的一个原因,这就是一个梦,所以它让人着迷。也就是他喜欢这种迷醉,喜欢这种变形。年轻的时候认为,如果不去搏一搏、拼一拼,就会留下遗憾。这也就是做演员的魅力所在。这个梦*终归结在哪儿,众多的想做演员的考生们就知道该怎么努力了。
我在谈前面的全部目的不是简单的告诉你为什么要当演员,怎么进行考试,而是怎么才能当演员,当演员*可贵的是什么。知道了这个,你也便知道表演考试该考什么了。表演专业的招生考试实际上包含*重要的素质考察就是这个,这是人类*坦诚的素质。有些人往往很拘谨,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做过这样的梦。生活中不是每一个人第二天敢于把自己的梦讲出来的,这需要一个更坦诚的人、更有表达力的人,需要一个在表达的时候可以唤起激情的人。而这种表达首先要对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想像力,才能准确地用内心的情感,语言和形体表现出来。
本书的核心目的就是引导你怎么来面对考试。
二怎么进行准备,主要准备什么?
心理的准备
表演专业的考前准备,首先*重要的是心理准备,而不是形式上的准备。对于好的考官来说,他知道主要考的是什么,考试主要是看考生的素质,看他的条件和他的素质是否可以从事演员这个职业。而不是看他已经学会了什么或是他有什么“毛病”,这一点和传统的观念是有区别的。传统的表演考试是希望考生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的,即一张白纸,认为只有白纸才好画*新*美的图画。换句话说就是你*好什么都没有学过,没有任何毛病,你要是曾经学过一些,可能会染上一些毛病和痕迹。例如,你曾经在别的地方学过其他形式的艺术,如舞蹈、戏曲、杂技、魔术等,可能认为你会养成不好的“毛病”,认为在白纸上写错了字就会要拿橡皮擦它,可永远是擦得黑乎乎的,有了橡皮的痕迹,不好看。所以,老的观念认为,你*好是素质**,但没有学过。这种观念到今天显然变得落后了,如今都进人到电脑时代了,还在讲橡皮的作用,显然太陈旧了。年轻人都知道的一个简单电脑原理,就是如果你在写作,即便被写得乱七八糟,你只要一点击“删除”键,还和原来一样,不存在橡皮的问题。学习表演也情同此理,你以前所学习的各种技能,都不应该成为你学表演的负担,而应是你的人生财富。因此,表演考试也一样,我们不应该排斥有过开掘的、哪怕是开掘错的考生。如果对这些都排斥的话,那将会耽误一些原本有才华的人。其实,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的,因为所有的生活实践、艺术实践都是和人生相通的,和自然相通的,和宇宙相通的。我们有一些演员,以前是学别的专业的,没有经过系统的表演训练,有的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表演,如周迅是学舞蹈的,王馥荔是学京剧的,而冯巩是学相声的。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后,依然能成为一个好的影视演员,只要他脑子比较快,会处理事,他一样能成功。演员有大城市出生的,也有农村来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它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开掘一个人。因为只要是人就会要生存,生存本身就包含着智慧的成长,而演员演戏*主要的是要演智慧。因此,每一位考生都应该明白,不管你曾经是学什么的,对你的考试来说都是有用的,因为,表演是不能脱离生活,脱离人类智慧的,表演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
观念的准备
既然你抱着要来报考的目的,首先从观念上就要做好考试的准备。以前,你可能参加过许许多多的考试,可你却是**次参加这样特殊的考试形式,难免会在考试时有些紧张。经常有考生问在考试时紧张怎么办,但据我们以往的招生经验,几乎每个考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紧张。因为他们太在意这次考试了,所以不要以为只有你*紧张,谁都有紧张的时刻,只要你会控制就不会太紧张。当然,克服紧张的办法就是使你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全身心投入到考试当中去,而不要太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一般来说,考生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大多是在于自己的外貌,他们认为,长相是*重要的标准。在此,我要告诉诸位考生,你千万不要以为只有你是*漂亮的。也许,你在你们当地,可能你算是长得不错的,但你想想,几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和你怀揣同样一种心态,都认为自己是当地形象*好的。固然,形象气质是我们招生考试的一项重要的参数,但你千万不要把长相作为考试的惟一资本。还有一些考生认为自己嗓子不错,声音洪亮就可以赢得一切,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声音好只是作为考察演员条件的一部分,而不是考生赖以成功的法宝。
我相信大多数报考表演专业的考生在考前准备阶段可能都探讨过自己有哪些超常的优点。可是,又有谁探讨过自己有哪些超常的缺点吗?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奇怪,但是,如果一个考生不知道自身的缺点,就会在考试中处于被动;如果知道自身的缺点,又没有办法使之改变,那就会使你自己永远陷入一种自卑的心理状态。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给大家出一个主意,那就是要学会将自己的缺点转化为自己的特点。
你也许会认为自己眼睛太小,不好看。你也许认为自己长得不漂亮,比不过那些好看的考生。那你看看台湾**歌手林忆莲,她的那双眼睛可不算大吧,可她依然自信地说在自己的脸上可以弹钢琴。我认为,你要知道如何通过在短期内的强化要将自己的缺点变成自己的特点。有什么办法呢?那就是要建立起演员的观念。演员的观念就是要变形,因为你想做演员,就是想去演别人,想去过各种各样的生活。除了要学会变形之外,同时还要学会利用自己的隐私参与创作。这首先要了解和明白作为演员,在艺术上什么叫弱点?什么叫缺点?什么是美和丑?原本艺术美并不等于生活美,例如,罗丹创作的那个**的老妓女的雕像,看那个老妓女很脏、很丑,但艺术的加工使观众看到那个老妇人是一个非常**的典范。还有如香港演员曾志伟,按一般人的要求来说他**不是一个美男子,仅以他的外形是很难把他和演员这个概念联系起来的,可是他不仅是**的演员,还是**的主持人,他在演戏和主持大型节目时的那种自信,恰好弥补了他的缺点,使观众感受到他所散发出来的魅力。葛优、赵本山、李保田、高秀敏、斯琴高娃、冯巩等,他们个个都是自信的表现。当今已进人一个追求特点的时代,不追求**。太**反而使人怀疑,就像皮鞋太亮会怀疑它是塑料做的一样。很多事情没有那么**,许多考生为自己的长相发愁,其实没有必要,“天生我材必有用”。演员创造角色,*终是要演出生活中*真实的人和情感来的。而作为考生来说,面对自己的缺点,关键看你如何认识,是否有信念。人的自信与不自信是*终检验能否将缺点转化为特点的标准。因此,每位考生要学会以*简���的准备将自己耿耿于怀的缺点在短期内变成自己初步的特点,以求得心理的平衡,使这*没有自信的东西,生出一些自信来。因为所有的特点都是对缺点的肯定。这也是考前强化训练班*重要的核心内容,可惜很多考前强化班都忽略了这*重要的一点。所以,考前强化班与其说是考试的强化,不如说是心理强化。心态的准备是所有准备的核心。观念的准备,就是每一个考生对自己优缺点的认识。往往许多的考生在进行报名考试时,只看到报名和考试的形式,仅仅只重视**的报名,而往往忽略和忘记了对自己资格的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