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多维视野下的传统知识保护机制实证研究(创新之维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多维视野下的传统知识保护机制实证研究(创新之维丛书)

  • 作者:李发耀
  •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802471214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264
  • 定价:¥24.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多维视野下的传统知识保护机制实证研究》以理论梳理结合田野实证方式展开研究,分析多维视野下的传统知识保护机制。以知识产权的行动法学实践个案深入展开剖析,探讨本土化的传统知识多元形态保护机制构架。《多维视野下的传统知识保护机制实证研究》共分为六章。**章是多维视野下的传统知识与保护现状。该章对传统知识概念作必要的梳理,界定传统知识的基本定义,从法学、人类学、经济学三个视角探讨传统知识保护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并介绍和分析传统知识保护的国内外现状背景。本章主要观点:传统知识是一个经济学背景下的法人类学问题。在法学视野下,传统知识呈现出的是资源权益保护诉求,在人类学视野下,传统知识呈现出的是“文化场”维系发展的任务,在经济学视野下,传统知识呈现出的是文化资本的财富实现目标等。
    文章节选
    传统知识是20世纪末期才逐渐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文件中出现的概念,对于解释与界定甚至相关术语的采用,随着每个人理解客体范围的不同,其内容也有一定的差异。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传统知识的理解与定义存许多种说法。但从总体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主流意见,一是把传统知识作为一个上位命题存在,从广义层而理解传统知识,指由群体创造,世代相传,历史沉淀起来的,现在仍然存在并继续发展的知识,其范围主要包括民问文学艺术、传统医药知识和遗传资源。二是把传统知识作为一个下位普通命题存在,从狭义的层面理解传统知识,指传统社区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传统科技知以、艺术设计、技术诀窍等总和,与民间文学艺术,遗传资源等是相平行的概念。
    如何准确理解传统知识的定义。作者认为,传统知识作为现代语境下的一个概念,是相对现代知识产生的特殊命题,这个命题的背后本身是一种关注,包括:对传统知识资源保护的关注,对传统社区财产权利的关注,对特定区域人群权利的关注,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传统知识是一个深刻的话题,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说其深刻,是因为传统知识与现代知识不同,传统知识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廷,其本身已经远远超越知识概念“定义”这一范畴。说其沉重,是因为传统知识保护这一命题的提出,在逻辑上宣告了传统知识边缘性危机的深入,传统知识在当今所谓现代性的挤压下,正在遭遇持续强烈的支离与割裂,如果把这种支离与割裂视作伤害和毁灭,那么我们齐声赞美的现代文明是缺失的,或者说是以牺牲为代价的。
    传统知识的毁灭一定是人类可以想象的悲剧,传统知识的保护机制是我们意识与行动的自觉。人类创造文化,并以知识方式传承、保存,发展,这个特写的“知识”包括工具理性的同时,其核心是以价值理性为导向构建的,知识本身天然存在权利,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权利,在传统知识的意义世界里面,知识只是一个代名词而已,其背后所指的是一个巨大场景:存在,求善,求真,审美,信仰,尊敬,崇拜,服从,智慧……在人类文明“轴心时代”的图谱里面,西方大哲苏格拉底对知识作了一个精辟的理解——“德性即知识”。根据苏格拉底的推断,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所谓的德性是和善统一的,“善”作为自然万物内在的原因和目的,平均分配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也即是知识的动因。
    目录
    代序:传统资源的财产权利
    自序
    内容摘要
    **章 多维视野下的传统知识保护现状
    第1节 传统知识
    第2节 多维视野下的传统知识保护
    一、法学视野中的传统知识
    二、人类学视野的传统知识
    三、经济学视野的传统知识
    第3节 传统知识保护的国内外现状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现状
    二、传统医药知识的保护现状
    三、遗传资源的保护现状
    第二章 贵州省传统知识的概况与保护环境分析
    第1节 贵州省传统知识概况
    一、民间文学艺术
    二、传统医药知识
    三、与传统知识相关的遗传资源
    第2节 保护环境分析
    一、市场环境分析
    二、制度环境分析
    三、资源环境分析
    四、历史机遇分析
    第三章 传统知识对象的主客体分析
    第1节 传统知识的保护对象——知识与权利
    第2节 传统知识的保护条件——时间与空间
    第3节 传统知识的保护方式——途径与手段
    第4节 贵州传统知识保护的主客体分析
    第四章 传统知识的多重保护机制
    第1节 传统知识的防御性保护机制
    一、TRIPS协议中的规定与诠释
    二、传统知识数据库
    三、特殊性专利的保护
    四、反不正当权利的争取
    第2节 传统知识的积极性保护机制
    一、地方专门法制度
    二、传统知识数据库权
    三、补偿性责任制度
    第3节 传统知识的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分析
    一、著作权
    二、专利权
    三、商标权
    四、地理标志保护
    五、制止不正当竞争及商业秘密
    六、不同知识产权机制保护传统知识的优势和劣势
    第4节 传统知识的社区自我保护机制
    一、社区创新机制
    二、社区习惯法保护
    三、社区保护构架
    第5节 传统知识的市场保护机制
    一、传统知识的资本化研究
    二、传统知识产品的特点
    三、传统知识的市场保护机制
    第6节 多重保护机制形态构架及共进程研究
    一、多重保护机制形态构架
    二、贵州传统知识的立法保护研究
    三、传统知识的立法保护进程
    四、传统知识保护的政策建议
    第五章 传统知识相关遗传资源的保护——贵州省黎平县香禾糯遗传资源种群知识产权保护的行动法学实践
    第1节 以传统社区为基础的黎平香禾糯商标注册保护机制建构——集体认知与实践效应
    一、香禾糯商标的参与式设计——社区集体认知尝试
    二、商标权与社区规约结合——本土化保护机制的探索
    三、香禾糯商标权的实现——社区集体权利的实践效应
    第2节 地理标志与黎平香禾糯市场开发中的社区资源权保护:一个多方参与机制的过程及其理论意义
    一、地理标志中协会主体与社区资源权管理
    二、标准化体系与香禾糯资源保护机制
    三、多方参与机制下的惠益分享
    第3节 黎平香禾糯保护开发为谁?在社区行动实践中用参与式的利益相关方分析方法探寻权益主体
    一、香禾糯保护开发利益相关方分析
    二、项目干预的目标设计与问题提出
    第4节 从香禾糯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看**法制资源及其局限
    一、遗传资源相关的知识产权政策
    二、香禾糯遗传资源保护的适用性分析
    三、香禾糯知识产权政策资源的局限性分析
    第六章 贵州省传统知识立法保护的探索与实践
    第1节 传统知识的立法背景
    一、国外传统知识立法背景与理论
    二、贵州传统知识立法实践的背景
    三、制度构架设计与特点
    第2节 立法中的焦点问题及处理
    一、传统知识界定争论
    二、权利确定
    三、数据库
    四、知识产权保护
    五、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知识
    第3节 贵州传统知识立法中的回应
    一、国内的反响与回应
    二、立法调研过程中各界的声音
    第4节 贵州省传统知识保护个案
    参考文献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