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UG NX 5.0中文版曲面造型设计、
QQ咨询:
有路璐璐:

UG NX 5.0中文版曲面造型设计、

  • 作者:张云杰 张云静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87783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01日
  • 页数:449
  • 定价:¥4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UG是当前三维图形设计软件中使用*为广泛的应用软件之一,广泛应用于通用机械、模具、家电、汽车及航天领域。UG NX 5.0是美国EDS公司推出的*新版本。本书共分为13章,从实用的角度介绍了UG NX 5.0的曲面设计方法,并结合实例介绍曲面设计的应用。全书从曲面造型基础开始,详细介绍曲线的构造和编辑、创建基本曲面、扫描曲面、截面体曲面、曲面基本操作、曲面倒圆角、曲面编辑和渲染及逆向工程造型等内容。另外,本书还配备了交互式多媒体教学光盘,将案例制作过程以多媒体进行讲解。
    本书结构严谨、内容翔实,知识全面,可读性强,设计实例实用性强、专业性强、步骤明确,主要针对使用UG NX 5.0中文版进行曲面设计的广大初、中级用户,是广大读者快速掌握UG NX 5.0曲面设计的实用指导书。本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指导教材。
    文章节选
    第1章 曲面造型基础
    1.1 几何元素
    1.1.1 几何元素概述
    几何元素包括点、线、面和体,这些都是构造几何对象的基本元素,所有的几何对象都可以由这些基本几何元素构造。
    点的类型较多,如【端点】、【控制点】、【交点】、【圆弧**/椭圆**/球心】、【圆弧/椭圆上的角度】、【象限点】、【点在曲线/边上】和【面上的点】等,它是构成曲线和曲面*基本的元素,图1.1(a)所示为一个点。
    线一般由点构成,大致可以分为基本曲线(如直线、圆弧和圆等)、规律曲线(如二次曲线、螺旋线)和样条曲线等,图1.1(b)所示为两条直线。
    面一般由曲线构成,平面的构造方法比较简单,而曲面的构造方法就比较复杂。UG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构造曲面的方法,具有强大的曲面造型功能。图1.1(c)所示为一个根据曲线组构造的曲面。
    体一般由面构成,简单的体有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等。较为复杂的体可以通过【拉伸】、【回转】和【扫掠】等实体成形操作创建。此外,还可以通过布尔运算得到两个或者多个实体之间的运算体(如布尔求加运算后得到的实体)。图l.1(d)所示为一个长方体进行软倒圆角后得到的实体。
    1.1.2 点
    点是几何元素中*基本的元素之一。在UG NX中,点的构造方法主要是通过【点】对话框来创建的。【点】对话框中提供了多达l2种类型的点,可以极大地满足用户构造各种类型点的要求。
    1.打开【点】对话框
    打开【点】对话框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菜单
    如图1.2所示,在UG建模环境中,选择【插入】|【基准/点】|【点】菜单命令,打开如图1.3所示的【点】对话框,提示用户选择对象以自动判断点。
    (2)工具条
    在【曲线】工具条中添加【点】按钮,然后直接在【曲线】工具条中单击【点】按钮,即可打开如图1.3所示的【点】对话框。
    2.点的类型
    如图1.4所示,点的类型有12种,分别是【自动判断的点】、【光标位置】、【现���点】、【端点】、【控制点】、【交点】、【圆弧**/椭圆**/球心】、【圆弧/椭圆上的角度】、【象限点】、【点在曲线/边上】、【面上的点】和【两点之间】,这些点的类型说明如下。
    (1)自动判断的点
    该类型是系统默认的点的类型。在【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自动判断的点】选项后,用户可以选择的点取决于光标附近的几何对象。例如,当光标附近是一个圆弧或者椭圆时,那么【自动判断的点】将选择圆弧或者椭圆**;当光标附近是一条曲线时,【自动判断的点】将选择曲线的端点和控制点;当光标附近是定义点时,【自动判断的点】将选择现有点,即用户先前已经定义好的点。
    ……
    目录
    第1章 曲面造型基础
    1.1 几何元素
    1.1.1 几何元素概述
    1.1.2 点
    1.1.3 线
    1.1.4 面
    1.1.5 体
    1.2 自由曲线的构造方法
    1.2.1 自由曲线的构造方法概述
    1.2.2 根据点构造自由曲线
    1.2.3 根据曲线构造自由曲线
    1.2.4 根据曲面构造自由曲线
    1.3 自由曲面的构造方法
    1.3.1 自由曲面的构造方法概述
    1.3.2 根据点构造自由曲面
    1.3.3 根据曲线构造自由曲面
    1.3.4 根据曲面构造自由曲面
    1.4 曲线、曲面的连续性
    1.4.1 曲线的连续性
    1.4.2 曲面的连续性
    1.5 设计范例
    1.5.1 模型设计分析
    1.5.2 模型的创建过程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曲线的构造和编辑
    2.1 概述
    2.1.1 曲线设计概述
    2.1.2 常用功能介绍
    2.1.3 创建基本曲线
    2.2 样条曲线
    2.2.1 样条曲线概述
    2.2.2 样条曲线构造方法
    2.2.3 样条曲线类型
    2.2.4 选点和拟合方式
    2.3 二次曲线
    2.3.1 圆、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
    2.3.2 一般二次曲线
    2.4 螺旋线
    2.5 设计范例
    2.5.1 范例介绍
    2.5.2 设计步骤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本曲面的创建
    3.1 概述
    3.1.1 UG的曲面设计功能
    3.1.2 添加曲面的工具条
    3.2 直纹面
    3.2.1 选择截面线串
    3.2.2 设置对齐方式
    3.2.3 设置公差
    3.3 通过曲线创建曲面
    3.3.1 选择截面线串
    3.3.2 指定曲面的连续方式
    3.3.3 选择对齐方式
    3.3.4 指定补片类型
    3.3.5 指定构造方法
    3.3.6 设置构建方式和阶次
    3.3.7 设置公差
    3.3.8 预览
    3.4 通过曲线网格创建曲面
    3.4.1 选择两组截面线串
    3.4.2 指定曲面的连续方式
    3.4.3 设置强调方向
    3.4.4 指定脊线
    3.4.5 设置公差
    3.5 设计范例
    3.5.1 模型设计分析
    3.5.2 模型的创建过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扫描曲面
    4.1 扫描曲面基础
    4.2 扫描曲面的操作方法
    4.2.1 扫描曲面的一般步骤
    4.2.2 选择截面线串
    4.2.3 选择引导线串
    4.2.4 选择脊线串
    4.2.5 指定截面位置
    4.2.6 设置对齐方法
    4.2.7 设置构建方法
    4.2.8 设置公差
    4.3 扫描曲面的缩放方式
    4.3.1 恒定
    4.3.2 倒圆函数
    4.3.3 另一条曲线
    4.3.4 一个点
    4.3.5 面积规律
    4.3.6 周长规律
    4.3.7 比例
    4.4 扫描曲面的方位控制
    4.4.1 固定
    4.4.2 面的法向
    4.4.3 矢量方向
    4.4.4 另一条曲线
    4.4.5 一个点
    4.4.6 角度规律
    4.4.7 强制方向
    4.5 设计范例
    4.5.1 零件设计分析
    4.5.2 模型的创建过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截面体曲面
    5.1 概述
    5.1.1 截面体曲面概述
    5.1.2 截面体曲面的基本概念
    5.2 生成方式
    5.2.1 [截面体]对话框
    5.2.2 端点-顶点-肩点
    5.2.3 端点-斜率-肩点
    5.2.4 圆角-肩点
    5.2.5 三点作圆弧
    5.2.6 端点-顶点-Rho
    5.2.7 端点-斜率-Rho
    5.2.8 圆角-Rho
    5.2.9 两点-半径
    5.2.10 端点-顶点-顶线
    5.2.11 端点-斜率-顶线
    5.2.12 圆角-顶线
    5.2.13 端点-斜率-圆弧
    5.2.14 四点-斜率
    5.2.15 端点-斜率-三次
    5.2.16 圆角-桥接
    5.2.17 点-半径-角度-圆弧
    5.2.18 五点
    5.2.19 线性-相切
    5.2.20 圆形-相切
    5.2.21 圆
    5.3 参数设置
    5.3.1 选择生成方式
    5.3.2 指定截面类型
    5.3.3 选择拟合类型
    5.1.4 指定连接公差
    5.4 设计范例
    5.4.1 模型设计分析
    5.4.2 模型的创建过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曲面基本操作(一)
    6.1 延伸曲面
    6.1.1 延伸曲面概述
    6.1.2 延伸曲面的操作方法
    6.2 轮廓线弯边
    6.2.1 轮廓线弯边概述
    6.2.2 轮廓线弯边的操作方法
    6.3 偏置曲面
    6.3.1 偏置曲面概述
    6.3.2 偏置曲面的操作方法
    6.4 设计范例
    6.4.1 模型设计分析
    6.4.2 模型的创建过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曲面基本操作(二)
    7.1 桥接曲面
    7.1.1 桥接曲面概述
    7.1.2 桥接曲面的操作方法
    7.2 裁剪曲面
    7.2.1 裁剪曲面概述
    7.2.2 裁剪曲面的操作方法
    7.3 圆角曲面
    7.3.1 圆角曲面概述
    7.3.2 圆角曲面的操作方法
    7.4 设计范例
    7.4.1 模型设计分析
    7.4.2 模型的创建过程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曲面倒圆角
    8.1 面倒圆角
    8.1.1 面倒圆角概述
    8.1.2 面倒圆角的操作方法
    8.2 软倒圆角
    8.2.1 软倒圆角概述
    8.2.2 软倒圆角的操作方法
    8.3 设计范例
    8.3.1 模型设计分析
    8.3.2 模型的创建过程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曲面编辑和渲染
    9.1 曲面编辑基础
    9.1.1 编辑曲面的工具条
    9.1.2 移动定义点
    9.1.3 移动极点
    9.1.4 扩大
    9.1.5 等参数修剪/分割
    9.1.6 片体边界
    9.1.7 更改参数
    9.2 参数化编辑
    9.2.1 参数化编辑概述
    9.2.2 参数化编辑的操作方法
    9.2.3 参数化编辑的选项
    9.3 渲染
    9.3.1 渲染概述
    9.3.2 基本光源
    9.3.3 基本场景编辑器
    9.3.4 **灯光
    9.3.5 阴影设置
    9.3.6 视觉效果
    9.4 设计范例
    9.4.1 模型设计分析
    9.4.2 模型的创建过程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逆向工程造型
    10.1 由点创建曲面
    10.1.1 由点创建曲线
    10.1.2 由曲线创建曲面
    10.2 曲面测量
    10.3 逆向造型基础
    10.3.1 点的测量
    10.3.2 点的整理
    10.3.3 创建曲面的基本要求
    10.4 设计范例
    10.4.1 范例介绍
    10.4.2 设计步骤
    10.5 本章小结
    第11章 曲面设计综合范例(一)——艺术灯罩
    11.1 范例介绍
    11.1.1 范例模型介绍
    11.1.2 设计思路
    11.2 范例制作
    11.2.1 创建曲面前的准备工作
    11.2.2 创建曲面1
    11.2.3 创建曲面2
    11.2.4 创建曲面3
    11.2.5 创建曲面4
    11.2.6 创建曲面5
    11.2.7 对称曲面
    11.3 本章小结
    第12章 曲面设计综合范例(二)——饮料水瓶
    12.1 范例介绍
    12.1.1 范例模型介绍
    12.1.2 设计思路
    12.2 范例制作
    12.2.1 创建瓶子底部的基础体
    12.2.2 修整瓶子底部
    12.2.3 创建瓶身下半部分
    12.2.4 创建瓶身的上部分
    12.3 本章小结
    第13章 曲面设计综合范例(三)——艺术品造型
    13.1 范例介绍
    13.2 范例制作
    13.2.1 创建艺术品造型的曲线
    13.2.2 生成主要曲面
    13.2.3 创建艺术品底座
    13.3 木章小结
    编辑推荐语
    以实例形式贯穿讲解过程,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扩展知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实技巧。
    打造CAD/CAM专业培训的典范,涉及CAD/CAM基础培训及应用培训两大方面。**突出,结构合理,语言简洁,图文并茂,操作步骤详尽。实例丰富,应用性强,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可操作性,有利于读者打好坚实基础和提升设计技能。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以典型实例加以辅助讲解,并穿插着大量的软件操作技能和专业规范、工程标准等,能够快速地引导读者步入专业设计工程师的行业,帮助解决工程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