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多视角中的诠释-儒学文化的现代展开与实践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多视角中的诠释-儒学文化的现代展开与实践

  • 作者:张能为
  •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03489
  •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01日
  • 页数:355
  • 定价:¥3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立足于人类文化的全球化背景,尤其是从西方哲学文化的宏观视野下,多角度、多层面地探讨儒学文化的价值判断与现代命运,就人的教育与培养、社会稳定与治理、儒学价值的现代落实与实践、西学与儒学、儒学文化与东亚经济及社会管理、儒学精神与社会改造、儒学文化与中国现代化发展、儒学文化的海外传播与世界价值等问题进行深入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文章节选
    **章 导论:儒学的价值判断与现代命运
    导论:儒学的价值判断与现代命运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延续数千年的儒学文化构成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当历史进入了现代社会的今天,人们回望、讨论儒学文化,诠释、演绎经典传统,是为了从历史走向现在,更是为了从传统走向未来。可以说,讨论文化,免不了要讲传统;要谈传统,也就免不了要讲儒学,近代中国文化讨论的几起几落大都说明了这一点。“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开儒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便无从谈起”。《周易•系辞下》中言,“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今天对儒学文化的一切研究都会*首要地归结到对“传统儒学的现代命运”这个问题的思考上来。
    **节 文化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
    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认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儒学定为一尊,其内在的根据和必然性已为悠久的历史所佐证,现代所关切的问题是儒学还有无现代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予以落实和实践。
    一、文化思想的价值取向:参照系问题
    要深人讨论这一问题,就必须确立一种立足点或者说价值取向,因为参照系本身的客观性、充足性直接影响着对一种文化理论的评估。过去对参照系的确定主要立足于时间和地域,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而且往往有一种错误的倾向,就是把西方文化等同于现代文化。我们认为,现代文化是人类所共有的一个文化概念,或者说一种新型文化体系,它不可能狭隘地局限于某一特定地域、民族和时期,而是有其综合性的内涵;不是单项坐标系,而是多元结构的综合体;既有发生上的多根系、发展上的多向度,又有结构上的多层面。西方**主义或者民族**主义的参照系都无助于认识各不同文化系统的特殊性以及寓于特殊性中的普遍性与一般性。
    ……
    目录

    前言
    **章 导论:儒学的价值判断与现代命运
    **节 文化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
    一、文化思想的价值取向:参照系问题
    二、参照系选取的两大原则
    三、文化的多样态性与文化的交流、对话
    第二节 文化原理、文化体系及儒学的文化价值
    一、“文化”概念与含义
    二、人类文化体系的基本形态
    三、人类文化演进视野中的儒学文化
    第三节 儒学价值系统的基本构成元素
    一、“义”与“利”
    二、“理”与“欲”
    三、“天”与“道”
    四、“家”与“国”
    第四节 儒学文化的现代命运
    一、儒学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文化诉求
    二、作为建设中国现代文化之基础的儒学文化
    第二章 先秦儒学:人论与教育——社会发展的关键
    **节 由繁荣走向内乱的领主分封制与思想黄金时代
    一、“殷周之变”与孔子向往的礼制德政
    二、思想黄金时代的百家争鸣与一元定格的“周秦之变”
    三、传统观念变化与新思潮兴起对先秦儒学的影响
    第二节 先秦儒学的人文关怀及其精神价值
    一、“仁者,爱人”——先秦儒学的为人之道
    二、“人禽之辨”——人之本性的价值考量
    三、“义利之辨”——人性培育的深层思考
    第三节 先秦儒学的修身立世与教育本位
    一、“为仁由已”的求仁历程和道德修为
    二、“有教无类”的社会理念和纵向人才流动
    三、人文教育对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先秦儒学的人伦系统与忠孝一致的社会秩序
    一、政治与道德合一是社会政治礼制建构的价值基础
    二、先秦儒家集团文化中人伦系统的建构
    三、先秦儒家文化中忠孝一致的纵向人际关系
    四、以和为贵的生存方式
    第三章 宋明理学:社会超稳定结构形成的文化基础——社会发展的保证
    **节 儒学制度化与宗教化的双向互动
    一、儒学的政治哲学品性
    二、儒家学说的制度化及其内在机制
    三、儒学的神圣化和宗教化
    第二节 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的承续与发展
    一、宋、元、明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四章 现代新儒:本体重建与价值实践
    第五章 儒学文化与西方哲学的融通——“援西学入儒学”
    第六章 儒学文化与东亚经济及社会管理
    第七章 儒学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改造的文化反思
    第八章 儒学文化与中国现代发展
    第九章 儒学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影响与未来世界价值建构
    附录:“由哲学达到的理想人生”——冯友兰对中国人生哲学的一种西方式解读与重构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