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QQ咨询:
有路璐璐:

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 作者: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 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 ISBN:9787807345107
  •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01日
  • 页数:196
  • 定价:¥5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和工业基地。《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的实施,对保障黄河流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要求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实施,确保黄河流域防洪**。 该规划提出,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成黄河防洪减淤体系,基本控制洪水,确保黄河下游防御花园口洪峰流量每秒2.2万立方米时堤防不决口,逐步恢复主槽行洪能力,初步控制游荡性河段河势;基本控制人为产生的水土流失,减轻河道淤积;上中游干流、主要支流**防洪河段的河防工程基本达到设计标准,重要城市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到2025年,建成比较完整的防洪减淤体系,基本控制洪水和泥沙。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文章节选
    **章 流域概况
    **节 自然概况及特点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 m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自治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 km,流域面积79.5万km2(包括内流区4.2万km2)。与其他江河不同,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的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7%。流域西部地区属青藏高原,海拔在3000 m以上;中部地区绝大部分属黄土高原,海拔为1000~2000 m;东部属黄淮海平原,河道高悬于两岸地面之上,洪水威胁十分严重。
    黄河流域西居内陆,东临渤海,气候条件差异明显。流域内气候大致可分为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西部、北部干旱,东部、南部相对湿润。全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52mm,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多的是流域东南部,如秦岭、伏牛山及泰山一带年降水量达800—1000mm;降水量*少的是流域西北部,如宁蒙平原年降水量只有200mm左右。
    流域内黄土高原土壤结构疏松,抗冲、抗蚀能力差,气候干旱,植被**,坡陡沟深,暴雨集中,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面积*广、强度*大的地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km2,占总土地面积64万km。的70.9%。水土流失面积中,侵蚀模数大于8000t/(km2•a)的极强度水蚀面积8.5万km2,占全国同类面积的64%;侵蚀模数大于15000 t/(km2.a)的剧烈水蚀面积3.67万km2,占全国同类面积的89%。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18条支流、泾河的马莲河上游和蒲河、北洛河、刘家河以上的多沙粗沙区,面积7.86万km2,仅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的17%,输沙量却占全河的63%,粗沙量占全河粗沙总量的73%,对下游河道淤积影响*大。……
    目录
    国务院关于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的批复
    前言
    **章 流域概况
    **节 自然概况及特点
    第二节 土地矿产资源
    第三节 经济社会概况
    第二章 防洪形势
    **节 防洪治理现状
    第二节 洪水泥沙灾害
    第三节 防洪形势及问题
    第四节 主要经验与认识
    第三章 洪水、泥沙及河道冲淤
    **节 洪水及泥沙特征
    第二节 设计洪水
    第三节 河道冲淤及设计洪水位
    第四章 规划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及目标
    **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治理方略
    第四节 防洪减淤体系总体布局
    第五节 规划目标
    第五章 下游防洪减淤规划
    **节 下游防洪工程规划
    第二节 水沙调控体系规划
    第三节 小北干流放淤规划意见
    第六章 上中游干流、主要支流及城市防洪规划
    **节 上中游干流防洪规划
    第二节 主要支流防洪规划
    第三节 水库除险加固规划
    第四节 城市防洪规划
    第五节 山洪灾害**规划
    第七章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规划
    **节 水土流失概况及治理**
    第二节 水土保持措施规划
    第八章 防洪非工程措施及管理规划
    **节 水情测报及防汛通信信息网
    第二节 防洪决策支持系统
    第三节 防汛机动抢险队
    第四节 防洪工程及防洪区管理
    第五节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确保河道输沙用水
    第六节 防洪政策法规研究
    第七节 治黄前期工作和科学技术研究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节 环境保护及控制目标
    第二节 环境现状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综合评价及对策建议
    第十章 实施意见及保障措施
    **节 实施意见
    第二节 实施效果评价
    第三节 保障措施
    附件
    附件1 关于黄河流域(片)防洪规划纲要的请示
    附件2 水利部关于审批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的请示
    附件3 黄河流域防洪规划审查意见
    附件4 关于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的咨询评估报告
    附件5 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编制大事记
    附图
    附图1 黄河流域水系图
    附图2 黄河下游堤防1938年花园口决口淹没范围示意图
    附图3 黄河下游堤防决溢淹没风险示意图
    附图4 黄河流域防洪规划总体布置示意图
    附图5 黄河流域河流防洪规划布置示意图
    附图6 黄河流域及下游沿黄城市防洪规划布置示意图
    附图7 黄河流域水库除险加固规划示意图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