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儿科学基础
**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用中国传统的**方法为手段,研究从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的丰富经验。历代医家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了新一代的健康成长,作出了**的贡献。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儿科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并不断充实发展。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南北朝)
我国儿科医学起源很早,在出土的4000年前商代殷墟甲骨文中就记载了20余种病名,其中涉及儿科的有“龋”(龋齿)、“蛊”(寄生虫病),直接记载小儿疾病的有“贞子疾首”,是指商王��丁妹妃之子头部生病。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小儿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五十二病方》这部现存*早的医学专著里,有“婴儿病痫”、“婴儿瘛”的记述。《黄帝内经》论述了小儿生长发育、体质特点、先天因素致病,以及泄泻、喘鸣等病证的诊断及预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证论治外感病、以脏腑辨证论治杂病,对后世儿科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时期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曾以下气汤**小儿气鬲病,并记录了儿科*早的医案。《隋书·经籍志》记载南北朝医药书中专门列出了儿科、产科等医事分科,同时也出现了儿科医学著作,如王末钞的《小儿用药本草》2卷、徐叔响的《疗少小百病杂方》37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