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心理测验与常用量表
QQ咨询:
有路璐璐:

心理测验与常用量表

  • 作者:陈国鹏
  • 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ISBN:9787542727480
  •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01日
  • 页数:204
  • 定价:¥2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心理测验在我国正方兴未艾,更有燎原之火越烧越烈之趋势。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心理测验已渗透进了社会各个领域。社会对测验量表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然而当对心理测验了解不多的人在使用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在缺乏相关测验知识的情况下常常会出现滥用测验的做法。
    本书的宗旨之一是想以一本比较科学的教科书的形式来转变人们对心理测验的不合理认识,通过介绍各种量表的特征以及规范化的做法使人了解心理测验不是路边的电脑算命,更不是随心所欲的游戏。
    国内心理测量方面的教科书数量虽不多但也不是****,但大多数教科书都把心理测量与心理测验合工在一起,这样往往因为篇幅的关系而无法对心理测验的种类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评价,所以多年来作者就一起想编撰一本专门论述心理测验和常用量表的教科书。
    文章节选
    第1章 绪论
    心理测验和心理测量在许多时候被当作同义词使用,尤其是在日常的用语中。的确,这两个概念的内容有很多的重叠性。但这两个概念不是完全重叠的,两者之间还是有���别的。心理测验更多的是指工具,我们可以说韦克斯勒智力测验是一个心理测验,16种人格因素问卷是一个心理测验。而心理测量是一个过程,是用心理测验来对人的行为进行测量的过程。我们可以这么来区分: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心理测量是心理测验的具体实施。
    既然心理测验主要是指量表及量表的操作使用,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各类量表的特点,使用的对象,操作程序,评分原则等。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节 心理测验的发展简史
    说起科学心理测验的起源,在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Binet)和西蒙(Simon)共同编制的智力量表是心理测验历史上的**个测验。
    比纳一向对研究儿童的智力有兴趣,他也是较早开展对智力测验研究的心理学家之一。他认为不同儿童的智力是有差别的,所以他一直在尝**一种方法来鉴别儿童的智力。他曾比较过聪明儿童和愚笨儿童的头盖骨大小,想由此来了解其与智力的关系,结果证明两者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后来就放弃了这方面的研究。他还曾研究过面相、手相、字迹等与智力的关系,结果也一一失败。
    比纳对当时所流行的测验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当时不少心理学家都认为**的心理过程太复杂,不能测量,因而只满足于测量一些低级的过程。如高尔顿、卡特尔等热衷于测量反应时,颜色和视、听觉的辨认等,这些测验偏重于感觉和运动,也就是说他们只测定那些简单、特定的能力方面。而比纳则要反其道而行之,他想从**心理活动人手。他认为那些**的心理过程也是能够测量的,而且并不需要很复杂的方法,比如可以用画方形、比较线条的长短、记忆数目、词句重组、回答含有道德判断的问题、折纸等来实现对人的智力的测量。他以自己的两个女儿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一些测量智力的方法。他当时用的方法如填字、图片解释等后来都成为智力测验的方法。比纳认为心理测量的根本原理在于将个人的行为与他人比较以归类。这也是现代测验理论的基本思想。
    ……
    目录
    第1章 绪论
    **节 心理测验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心理测验的种类
    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用途
    第四节 心理测验的性质
    第五节 正确对待和使用心理测验
    第2章 智力测验
    **节 智力以及智力测验的概述
    一、什么是智力
    二、什么是智力测验
    三、智龄和智商
    四、智商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五、智力的分布和分类标准
    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
    一、二因素论
    二、多因素论
    三、群因素论
    四、智力层次结构论
    五、智力三维结构理论
    六、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
    七、多元智能理论
    八、三重结构理论(三元理论)
    九、智力的PASS模型理论
    第三节 智力测验介绍
    一、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
    三、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估测验
    四、麦卡锡儿童智能量表
    五、瑞文测验
    六、丹佛智能筛选测验
    七、多彩光谱
    八、DN-认知评价系统
    第四节 适应性行为测验
    第五节 对智力测验的反思与评价
    第3章 人格测验
    **节 人格概述
    第二节 人格结构理论
    一、特质论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第三节 人格测验的形式
    一、访谈法
    二、观察法
    三、问卷法
    四、投射法
    五、评定法
    六、情境法
    第四节 人格测验介绍
    一、综合性的自陈式人格测验量表
    二、投射式人格测验量表
    三、单项人格测验量表举例
    第4章 学业成就测验和学业能力倾向测验
    **节 学业成就测验
    一、学业成就及测验的定义
    二、学业成就测验的发展
    三、学业成就测验的分类
    四、国外常用的学业成就测验
    五、国内学业成就测验介绍
    六、学业成就测验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学习能力倾向测验
    一、学习能力倾向及测验
    二、能力倾向测验的起源和发展
    三、国外常用的学习能力倾向测验
    四、国内学习能力倾向测验介绍
    第5章 心理健康测验
    **节 心理健康测验的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心理健康测验的发展
    四、心理健康测验的分类
    第二节 关于心理健康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派理论
    二、人本主义理论
    三、认知学派的理论
    第三节 心理健康测验
    一、心理健康综合评定量表
    二、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评定量表
    三、家庭功能与家庭关系评定量表
    四、人际信任评定量表
    五、抑郁及相关问题评定量表
    六、焦虑及相关问题评定量表
    七、孤独评定量表
    八、应激及相关问题评定量表
    第6章 职业兴趣与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节 职业兴趣测验
    一、职业兴趣概述
    二、职业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三、职业兴趣测量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节 职业兴趣的理论
    一、霍兰德的六边形模型
    二、罗伊的圆形模型
    三、普勒迪格的维度模型
    四、盖迪的层级模型
    五、特拉西和朗茨的球形模型
    第三节 职业兴趣量表简介
    一、斯特朗-坎贝尔职业兴趣问卷
    二、库德职业兴趣调查表
    三、霍兰德职业偏好量表
    四、自我指导问卷
    五、其他兴趣问卷
    第四节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一、职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倾向概述
    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历史与发展
    三、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简介
    第7章 创造力测验
    **节 创造力测验概述
    一、创造力的定义
    二、创造力研究的历史
    三、创造力的理论模型
    第二节 创造力的测量
    一、创造力测量应遵循的原则
    二、创造力测量的工具及方法
    第三节 创造力测量研究的一些新方法
    第8章 神经心理学测验
    **节 神经心理学概述
    一、神经心理学的发展
    二、常见的临床心理障碍
    第二节 常用的神经心理测验概述
    一、常用的神经心理测验类型
    二、神经心理评定的几点注意事项
    第三节 脑功能和综合性的神经心理学测验
    一、脑功能失调的检测
    二、综合性神经心理学测验
    第四节 神经心理学测验举例
    第9章 态度测验
    **节 概述
    一、态度概述
    二、态度的测量
    三、态度测量的发展
    第二节 编制态度量表的一般方法
    第三节 常见的几种直接测量的态度量表
    一、瑟斯顿态度量表
    二、利克特态度量表
    三、哥特曼态度量表
    四、三种量表编制法的优劣比较
    第四节 一些间接测量的态度量表
    一、语义分化量表
    二、投射技术
    三、其他态度测量技术
    第五节 态度测量的应用领域
    一、民意调查
    二、学校态度测量
    三、管理态度测量
    第10章 心理测验的使用
    **节 主试的资格
    一、心理测验的理论知识
    二、心理测验的专业知识
    三、测验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第二节 测验的选择
    一、根据测验目的来选择测验
    二、根据被试的情况来选择测验
    三、根据测验的质量来选择测验
    第三节 测验的实施
    一、测验的准备
    二、测验的实施
    第四节 测验的记分
    一、年龄计算
    二、原始分数的计算
    三、原始分数的转换
    第五节 测验结果的报告
    附录一 中国心理学会制定的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
    附录二 中国心理学会制定的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