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历史和发展
1.古代老人福利思想和福利措施
老年社会工作的兴起与老人福利思想的发展以及老人福利措施的实施具有密切的联系。老人福利思想和福利措施在中国起源较早,舜以“孝”治天下,周公制六礼,“乡饮酒”里就是提倡敬老的制度化和普遍化。孔子终生追求“老者安之”,礼运大同篇的大同世界的目标是:“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周礼司徒篇:“以保息养万民、一日慈幼、二日养老、三日赈穷、四日恤贫、五日宽疾、六日安富”以及历代救济措施,等等,这些或多或少地说明了中国对崇孝敬老思想和相应福利措施的承续及重视。
西方**的慈幼、养老、赈穷等综合性福利思想,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的“幸福主义”、古罗马的“责任观”以及希伯来人的“正义论”等观念的启发。
2.近现代老人福利制度和福利服务
工业革命之前,西欧及美国都因社会现实的需要而制定各种济贫法案以协助贫民,其中受助者大部分为贫弱老人。工业革命之后,贫富差距日渐悬殊,贫穷人口比例逐年上升,同时**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人口结构趋于老化,使得老人问题日益突出和老人福利需要越来越显重要,从而受到西方许多**的重视,各国纷纷提出各种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从事各种针对性研究,以求专业服务的发展。1886年英国的查尔布斯(Booth Charls)在伦敦进行调查时发现,大部分的老人都处在贫穷线上挣扎,于是就提出老人必须由社会来照顾的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