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
QQ咨询:
有路璐璐: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

  • 作者:(英)亚当·斯密 郭大力 王亚南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05005
  • 出版日期:1972年12月01日
  • 页数:383
  • 定价:¥2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英国**资产**经济学者亚当·斯密的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于1776年。那时,正是英国资本主义的成长时期,英国手工制造业正在开始向大工业过渡,英国产业的发展,还在很大的程度上受着残余的封建制度和流行一时的重商主义的限制政策的束缚。处在青年时期的英国资产**,为了清除它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正迫切要求一个自由的经济学说体系,为它鸣锣开道。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就是在这个历史时期,负有这样的**历史任务而问世的。这部书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在批判吸收了当时有关重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就整个国民经济运动过程作了较系统、较明白的描述。此书出版以后,不但对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产生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来说,恐怕也没有过任何其他一部资产**的经济学著作,曾产生那么广泛的影响。无怪当时有些资产**学者把它奉为至宝。可是,历史很快就把它的局限性和缺点错误显示出来了。
    文章节选
    **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人民的顺序
    **章 论分工
    劳动生产力上*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为使读者易于理解社会一般业务分工所产生的结果,我现在来讨论个别制造业分工状况。一般人认为,分工*完全的制造业,乃是一些极不重要的制造业。不重要制造业的分工,实际上并不比重要制造业的分工更为周密。但是,目的在于供给少数人小量需要的不重要制造业,所雇用的劳动者人数,必然不多,而从事各部门工作的工人,往往可集合在同一工厂内,使观察者能一览无遗。反之,那些大制造业,要供给大多数人的大量需要,所以,各工作部门都雇有许许多多劳动者,要把这许许多多劳动者集合在一个厂内,势必不可能。我们要同时看见一个部门以上的工人,也不可能。像这种大制造业的工作,尽管实际上比小制造业分成多得多的部分,但因为这种划分不能像小制造业的划分那么明显,所以很少人注意到。
    扣针制造业是极微小的了,但它的分工往往唤起人们的注意。所以,我把它引来作为例子。一个劳动者,如果对于这职业(分工的结果,使扣针的制造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没有受过相当训练,又不知怎样使用这职业上的机械(使这种机械有发明的可能的,恐怕也是分工的结果),那末纵使竭力工作,也许**也制造不出一枚扣针,要做二十枚,当然是决不可能了。但按照现在经营的方法,不但这种作业全部已经成为专门职业,而且这种职业分成若干部门,其中有大多数也同样成为专门职业。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需要有二三种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涂白色,乃至包装,都是专门的职业。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十八种操作。有些工厂,这十八种操作,分由十八个专门工人担任。固然,有时一人也兼任二三门。
    ……
    目录
    序论及全书设计
    **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人民的顺序
    **章 论分工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第三章 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效用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
    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
    第十章 论工资与利润随劳动与资本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节 起因于职业本身性质的不均等
    第二节 起因于欧洲政策的不均等
    第十一章 论地租
    **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第二节 论有时提供有时不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第三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生产物与有时提供有时不提供地租的生产物这二者价值比例的变动
    顺便谈谈前四世纪银价的变动
    **期
    第二期
    第三期
    金银价值比例的变动
    怀疑银价仍在继续跌落的根据
    社会进步对三种原生产物的不同影响
    **类
    第二类
    第三类
    关于银价变动的结论
    改良的进展对于制造品真实价格的影响
    本章的结论
    第二篇 论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
    序论
    **章 论资财的划分
    第二章 论作为社会总资财的一部门或作为维持国民资本的费用的货币
    第三章 论资本积累并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
    第四章 论贷出取息的资财
    第五章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第三篇 论不同**中财富的不同发展
    **章 论财富的自然的发展
    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农业在欧洲旧状态下所受到的阻抑
    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都市的勃兴与进步
    第四章 都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