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绪论
1.1 电磁学的发展
电磁检测是以材料电磁性能变化为判断依据来对材料及构件实施缺陷探测和性能测试的一类检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以电磁学的理论为基础的。
人类很早就注意到电现象和磁现象,并留下了许多文字记载。可以说,在科学进步和社会实践发展史上,任何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都无法与电磁检测的地位相比。
电磁学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大致如下:从远古到18世纪中、晚期是电、磁现象的早期研究阶段。在这一时期,以对电、磁现象的观察、实验及定性研究为主。从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上半叶,开始了对电磁现象的定量研究,以及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和深入研究。这一阶段的研究开始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的本质联系,并逐步建立起电磁学理论体系,使电磁学理论日趋完善。19世纪下半叶,麦克斯韦在原有电磁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磁场的概念并建立了电磁场理论的完整体系,至此,电磁学继牛顿力学之后,经过人们几个世纪的工作,终于在20世纪前叶发展成为经典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1.1 古代磁学和电学的发展
大约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的“七贤”之一,米利都的Thales记录了磁石吸铁和摩擦后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电(electricity)这个字的起源就来自希腊文的“琥珀”(electron)。大约三个世纪后,Theophrastus在他的《论宝石》的论著中,叙述了另一种摩擦起电的矿物。但古希腊人对电磁现象的认识**于磁石吸铁和摩擦生电,还不知道磁铁的极性和可以存在于电荷之间或磁极之间的排斥现象。
中国古代对磁的认识差不多可以追溯到冶铁业创建之初,其中,《管子•地数》是*早记载磁石的文献,写道,“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铜金”指的是一种铁矿或与铁矿共生的矿物,利用“慈石”(磁铁)可以找到它的位置。而在《吕氏春秋》中则对磁石的吸铁性进行了明确的记载,即“慈石召铁,或引之也”(《春秋纪。精通》)。并且到了1200年已有使用指南针的记载。中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早记录是东汉王充对于摩擦起电现象的记载和解释。他说:“顿牟掇芥,磁石引针……他类肖似,不能掇取者,何也?”(《论衡•乱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