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楼继伟改革论集(中国经济学家改革论丛)(A COLLECTION OF LOU JI WEI'S WORKS ON ECONOMIC REFORM)
QQ咨询:
有路璐璐:

楼继伟改革论集(中国经济学家改革论丛)(A COLLECTION OF LOU JI WEI'S WORKS ON ECONOMIC REFORM)

  • 作者:郭树清 楼继伟 陈锡文
  •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9787802342101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213
  • 定价:¥30.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回顾30年来改革开放的历程,每一阶段的战略部署和政策的出台,都与中国几代经济学家的理论探索和建言献策密不可分。国务院发展研究**主管的中国发展出版社,为了记录和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伟大历程,在国务院发展研究**原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王梦奎的倡导下,向读者倾情推出一套《中国经济学家改革文丛》,包括15位经济学家的改革论集。
    文章节选
    关于进一步完善税制的建议(1985年9月)
    建议:
    1.间接税中,将产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和消费税,并减少间接税比重。
    2.直接税中,将调节税改为资源税和固定资产租金,开征个人所得税。并扩大直接税的比重。
    3.实行**地方按税种分税。
    4.远期向所得税制过渡。
    利改税第二步,实现了以产品税为主税的间接税体系。这一步的改革作用不应低估。如果没有这一步改革,财政收入不会有现在这么多,会相当被动。但目前形势已经进一步发展,主要是价格在改革,对内对外开放在发展。产品税制就表现出不相适应之处,主要有:
    1.鼓励“大而全、小而全”,不利于横向联合和专业化协作。由于以全部产值为税基,所以随着加工环节的增多,物耗成本重复计税部分就增多,这样搞全能厂就可少交税。
    2.鼓励加工工业膨胀。不同产品的表面税负与实际税负差别不同,制成品表面税负低,实际税负高,累计之后制成品价格过高。丽集体企业不征产品税,乡镇企业有种种免征产品税的规定,因此集体和乡镇企业拼命向加工工业上扩张。
    3.对外贸易结构扭曲很大,形成对制成品出口在价格上的歧视。又因资源税比重很小,形成对初级矿产品和高耗能制成品出口的过分鼓励。退*后一道产品税,对于制成品只是退了表面税负,大量的实际税负没有退,制成品出口利益得不到保证。
    4.科学的退、征价内税工作很难做。根据《国际关税总协议》规定,出口产品可退掉中间环节全部的间接税,进口国对进口产品可根据本国税制重征间接税。在我国,应退清出口产品各生产和销售环节全部的产品税和增值税,进口产品应重征这部分税。过去韩国和中国台湾就是这么做的。由出口厂商申报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全部的进料品种和数量,外贸管理部门对其核实并稽核应退的税款。实践证明,这对校正价格对出口结构的扭曲效果是很好的。我们如果这样做,制成品可大量出口,但这样做相当麻烦,又因我们是多轨价格,外贸管理的工作量要更大。 这套丛书,是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继续推进这场历史性的社会变革而编辑出版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广泛参与的伟大事业。经济学家是非常活跃和有贡献的群体。这套丛书各卷的作者,都是这场伟大变革的亲历者和直接参与者,是长期为改革开放建言献策的经济学家。他们之中有改革开放之初已年过古稀的老一辈经济学家,*年轻的也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有的主持或者参与过关于改革和发展重要课题的研究,有的参与过党和**关于推进改革开放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这些经济学家的贡献是人们所公认的。
    这套丛书各卷所选的文章,大多是过去30年间对中国经济改革和政策制定发生过直接影响的调研报告、政策建议、理论著作。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公开发表过的。各卷文章,都是由作者自己编定的;已经去世的薛暮桥和马洪,是由他们的后人编定的。中国的经济改革。
    目录
    作者自序
    关于进一步完善税制的建议(1985年9月)
    对当前体制改革的几点看法(1986年3月3日)
    论改革的运动形态和发展前景(1987年4月)
    汲取南斯拉夫经验,避免强化地方分权(1985年)
    关于我国全面推行增值税问题的探讨——增值税改革应同价格改革配套进行(1987年12月5日)
    论总需求、总供给、国民收入超分配——兼论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之间的关系(1987年8月)
    应长期坚持反通货膨胀政策(1988年)
    企业自身所有制的现象、原因和出路(1989年)
    中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改革命题(1992年)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设想(1992年11月)
    三个关键环节的政策选择——决定外汇改革的风险(1993年12月)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建公有产权制度(1993年5月)
    建立一个规范、有效的财政新体制(1993年)
    **:调控国民经济总量;地方:管理地区性经济社会事务(1994年3月)
    中国面临的政策责任(1998年12月)
    深化财税改革,强化财政管理(2000年2月26日)
    中国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2003年8月)
    构建与国际趋同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年2月)
    中国改革:资源配置制度的整体跃迁(2006年5月)
    关于效率、公平、公正相互关系的若干思考(2006年6月)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性飞跃(2008年3月)
    中国30年财税改革的回顾与展望(2008年5月)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