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扒着门缝看历史
QQ咨询:
有路璐璐:

扒着门缝看历史

  • 作者:徐世平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ISBN:9787801958945
  •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01日
  • 页数:248
  • 定价:¥3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以迥异于常人的视角,聚焦四十几位历史上关注极高、争议性颇大的名臣、名将、名人,展示出他们不为人所知的另外一面,让读者领悟到超乎寻常的人生经验和智慧。
    文章节选

    “不认错”之怪人杨度?
    杨度此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自有一笔。不过,以往的历史,提及杨度,当然是没有什么好话的。直到近些年,学术言论的氛围日益宽松,对杨度的评判,可说是多样化了。唐浩明先生就曾著有《杨度》一书,较为全面地描述了杨度的一生。当然,历史人物的评判,向来是以政治需要为基础的。
    说来奇怪,我对杨度,一直有好感。这倒不是从历史或者政治角度看问题的,而更多的则是性格的层面。人们都说,杨度是个怪人。说他怪,源于其不可捉摸,反复无常。不过,窃以为,如果有时间去读读有关杨度的史料,你会发现,这个人其实是不怪的。准确地说,杨度是一个固执的人。在政治主张面前,他是从来不认错的,比如,竭力帮助袁世凯实现洪宪帝制等。但是,他是一个重诺言的学者智者兼政治家,他的“不认错”,盖因他的不知错,倘若知道错了,他就会作出惊人的选择。
    杨度(1875-1931年),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1875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县姜畲石塘村,幼年丧父,由曾在湘军任职的伯父杨瑞生(朝阳镇总兵)培育成长,清光绪十八年(1892)捐监生,光绪
    二十年,为顺天府乡试举人。杨度的文学才华,自不必说,袁世凯曾赠其“旷代逸才”的匾额。他的政治主张,几十年间,始终如一。一般而言,学者们都认为,杨度年轻时受教于湖南名宿王闿运先生,其“帝王之术”对杨
    度影响很大。王闿运先生对杨度这个弟子也是十分欣赏的,他在其《湘绮楼日记》中亦常称杨度为“杨贤子”。此后,杨度又迷上新学,两者相加,使其对“君主立宪”痴迷甚深,在他看来,这是未来中国*好的出路。
    维新变法失败之后,杨度亦因梁士诒案而受牵连,无奈之下,跑到日本去了。因为杨度的才学与主张,他在日本成为重要的政治人物。在此期间,杨度结识了孙中山。尽管,两人政治主张不同,但他曾经与孙中山先生相约,有一段话相当知名,“吾主张君主立宪,吾事成,愿先生助我;先生号召民族革命,先生成,度当尽弃其主张,以助先生。努力国事,期在后日,无相妨也。”杨度积极为君主立宪奔走。1905年,他甚至为清政府载泽、端方等五大臣的出洋考察写了考察报告。说来可笑,杨度从未去过欧、美,可是他捉刀代笔,写出了《中国宪政大纲应吸收东西各国之所长》和《实行宪政程序》,他也因此被袁世凯、张之洞等人联合保荐。杨度“精通宪法,才堪大用”,成为清政府关于“立宪”的权威人士,也成为后来袁世凯的重要谋臣。1908年,袁世凯被清政府开缺回籍,杨度敢奔走于北京与彰德洹上村之间,为袁世凯出谋划策。有人说,这是“烧冷灶”,其实,这不是一般的人情世故,而是一个有明确政治目标的人所特有的坚定的政治诉求。杨度甚至认为,袁世凯就是可以助其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天赐之人”。
    杨度一直将袁世凯视为其施行政治主张的重要人物。从这个角度分析,我们才可以了解,杨度为什么会成为洪宪帝制的“筹安会”的重要成员,为什么他会为后来的张勋复辟而拍手叫好。在他的思想里,中国是需要一个皇帝的,在这个皇帝之下立宪而行西方之法,中国才有希望,至于这个皇帝是谁,反而是不重要的。他曾在《君宪救国论》中说:“非立宪不足以救国,非君主不足以成立宪。立宪则有一定法制,君主则有一定之元首,皆所谓定于一也”。
    洪宪帝制失败,以及张勋复辟失手,杨度有点走投无路了。他遁入天津租界,甚至信了佛,“披发入山、学佛参禅”。然而,杨度的政治主张却没有改变,他曾经对人说,在此问题上,他是“决不认错”的。据说,袁世凯一命呜呼之时,曾大呼“杨度误我!”为此,杨度写下“挽袁联”,用以自辩:共和误中国,中国误共和;千载而还,再评此狱。
    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原可作,三复斯言。
    显而易见,杨度落得全国人民骂名之际,还没有丝毫的认错感。
    不过,到了1923年,杨度的思想,有所触动,亦有所改变。他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孙中山先生曾说,杨度“能履行政治家诺言”,孙中山还电告全党,称杨度“此次来归,志坚金石,幸勿以往见疑”。这段经历,说明杨度正在兑现其在日本与中山先生相约的诺言。作为政治家,他是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的。
    然而,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并没有让他看到新中国的希望。杨度的思想,面临又一次的改变。这一次,他是真的认识到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及政治抱负错了。他曾对友人说,不认错是对的,关键是要知错。杨度知错之后,其人生*重要的选择,是同情共产党,并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经
    为救李大钊而散尽家财,生活因此拮据。1929年,他正在上海做寓公,靠杜月笙每月500大洋的津贴过日子,经过工作,上海地下党负责人潘汉年,报经周恩来同意,批准其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段历史,电视剧《陈赓大将》
    中曾有提及。1975年9月下旬,周恩来病重之时,也曾交代秘书,周恩来说:“你告诉王冶秋,‘筹安会六君子’之一的杨度,晚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党做了大量工作。请王冶秋将此情况转告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修订编辑委员会,在编写‘杨度’这一人物条目时,要将这一史实写入,以免日后湮没无闻。”(见王冶秋回忆文章)有人曾说,杨度入党,是政治投机,杨度很气愤,他反讽说:“方今白色恐怖,云何投机?”1931年9月17日,杨度因患胃溃疡病逝于上海租界。临终前,曾自挽一联以明志:帝道真如,如今都成过去事;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上联“帝道”,指他过去主张君宪救国,“真如”是佛教名词,意为真实反映。上联写他对往事的追怀,对其策划袁世凯称帝之事的否定,下联则写他对未来的展望,看到了救国的后来人(特指中国共产党)。
    因此,杨度的不认错,是性格决定的;不知错,则何来认错之有?其一旦知错,就会义无反顾,将一切置之度外。这样的人,比之那些“朝三暮四”之徒,实在是可敬多了。
    附:杨度自题联三则,及贺袁世凯称帝联守道不封己;择交如求师。
    --自题五六月间无暑气;二三更里有书声。
    --书斋自题但哦松树当今事;愿与梅花结后缘。
    --自题听四百兆人巷祝衢歌,恍亲见汉高光,唐贞观,明洪武;数二十世纪武功文治,将继美俄彼德,日明治,德威廉。
    --贺袁世凯称帝
    冯自由之《革命逸史》
    研究民国史的人,一般都会去读一本书,冯自由的《革命逸史》。
    我的书柜里,也有一套六卷本的《革命逸史》,不过,这是一个大陆版的删节本,中华书局1981年内部版。据编者所说,删节者,大抵是“与内容无关”的他人之序以及题词之类。呵呵,有意思。冯自由所说的革命,特指过去的“国民革命”,涉及孙中山之下、众多知名的晚清与民国人物。对这些人物,现今都是有说法的。“他人之序”,据说都是“有问题”的人写的序和题词,当然是不该传播的。再说了,冯自由其人,既毕生革命,又坚定反共,他的书编辑出版,当然是要有所折扣的了。
    我读《革命逸史》,都是零星翻阅的。准确地说,有需要了,才会去读。
    直到*近,因为一件小事,对冯自由产生兴趣。前些时候,从网上读到一篇文章,是说中文“革命”一词起源的,文中多次提及冯自由以及他的《革命逸史》。其实,在《革命逸史》初集首篇,便有冯自由先生关于“革命”的解释,以及孙中山“革命党”一词由来。于是,再次读了《革命逸史》。这一次,大抵算是通读了。
    冯自由,1882年生,1958年5月6日在台北因中风去世,其原名冯懋隆,字建华,祖籍广东南海人。他是中国人,却出生于日本,其父叫冯镜如,英文译名金塞尔,生于香港,入英国籍,早年因受太平军的影响,随父东逃日本,在横滨山下町开设文经商店(又名文经活版所),专营外国文具及印刷事业。冯镜如在甲午战争之后,痛恨清政府腐败而剪去发辫。1895年,冯镜如在日本横滨,热情接待了逃亡日本的孙中山和陈少白等人,并在孙的影响之下,在其文经商店二楼成立了兴中会支部,自任会长(中华书局版说明则称长崎支部,不知何故)。幼年的冯自由,也因此结识孙中山先生,并加入兴中会,后成为中国同盟会会员,时年14岁。
    冯自由曾在他的《革命逸史》中,自述其加盟革命的经过。“当横滨兴中会成立时,余年甫十四耳。兴中会成立后约一星期,某日中山(孙文)、少白(陈少白)、士良(郑士良)三先生在余家午膳,余侍末座。中山先生询余好读何书。余曰:‘好读小说。’南京政府剪辫子运动中山先生曰:‘好读哪部小说?’余曰:‘《三国演义》。’中山先生曰:‘《三国演义》人物汝*喜欢何人?’余曰:‘孔明。’中山先生笑曰:‘汝知喜欢孔明,即是明白古今顺道之理。我等之兴中会便是汉朝之刘备、诸葛亮。今之满洲皇帝,便是曹操、司马懿。我等之起兵驱逐满洲,即如孔明之六出祁山也。’因谓余父曰:‘令郎能熟读《三国演义》,何不令其入会?’余父遂命余填写誓约。此余以童年加盟革命党之原因也。”这段记述是生动的。其一,他加入兴中会,是孙中山的意思;其二,原委是他喜欢诸葛亮;其三,当时入兴中会,也是要填表和宣誓的。不过,中山先生举“孔明之六出祁山”来形容民主革命,似乎不妥帖,也寓示着其革命的艰难程度。其时,少年的冯自由,年轻气盛,其曾因《民约论》(今译《社会契约论》)影响,以及反对康有为而将名字改为冯自由。17岁时曾自
    题诗一首,气度不凡。
    大同大器十七岁;中国中兴**人。
    由此可见,冯自由与孙中山关系是相当亲密的。据说,辛亥革命后,冯自由曾任孙中山先生机要秘书,深得信赖。因此,他对孙中山先生的逸事,相当熟悉。比如,《革命逸史》之中,有关孙中山先生的记述相当多。其中,说中山先生喜欢下象棋却棋艺不精,但牌就打得很好的记述,很有趣。
    冯自由写到:“中山毕生不嗜烟酒,读书之余,间与人下象棋,然习之不精,好取攻势而懈于防守,故易为敌所乘,余与胡汉民何香凝等皆尝胜之。外国纸牌尤非其所好,然颇精于三十年前盛行之广东天九牌,乙巳以前居横滨时,每与陈四姑(名香菱)、张能之夫妇玩之。”哈哈,其中所提之陈四姑,乃孙中山的前任妻子陈粹芬,其原籍福建厦门同安,1873年生于香港,原名香菱,又名瑞芬,排行第四,故人称“陈四姑”。据说,福建同安人爱国华侨陈嘉庚是她的侄辈。陈粹芬身材适中,眉清目秀,吃苦耐劳,颇具贤德。
    《革命逸史》中,涉及民国精英的此类记载,相当多。比如,说到过孙中山与黄兴的旗帜之争,以至两人的关系,曾长期不和,也提及过孙中山先生关于“革命党”一词的认知,甚至梁启超的家庭爱情。他曾记述“梁任公之情史”,认定梁启超的婚姻并不美满:“李女貌陋而嗜嚼槟榔。启超翩翩少年,风流自赏,对之颇怀缺憾,然恃妇兄为仕途津梁,遂亦安之。”晚清至民国之要人,几乎全在他的笔下,生动形象。由此看来,冯自由的文学才能,可能是远远高于其政治才能的。
    自民主革命始,冯自由先生一直是报人角色,曾任《中国日报》社长兼总编辑,也当过《大汉日报》、《大同日报》主笔等职。毕其一生,似乎都是用笔在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过,此人亦毕生反对共产党,也是相当出名的。1924年,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制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次“国共合作”,但是,冯自由却自恃其与中山先生的关系,公开反对国共合作。冯自由曾在会议上对孙中山说:“总理,我名自由,我想自由发言,希望总理尊重我的自由!”为此曾遭孙中山训斥。中山先生去世之后,冯自由于1925年底在北京大学发起成立“国民党同志俱乐部”,公开进行分裂活动,因此被国民党“左派”控制的**执行委员会开除出党。不过,其做派孙中山先生不满意,蒋介石却是欣赏的,1935年,冯自由被蒋介石恢复国民党党籍,其时,冯自由一面经商,一面写《革命逸史》、《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等著作,有相当影响;1943年,当选国民政府委员;1948年12月移居香港;1951年,蒋介石还特意电召其偕妻赴台;1953年,冯自由任台湾当局的“国策顾问”,一直到死。依我之见,蒋公之着意之处,当是利用其手中之笔而已。
    中国的文人,大抵说来,都有自视清高与固执己见的通病。不过,这种通病,往往是被政治家们所利用的。冯自由的一生,你或许说不出,他到底有什么明确的政治见解,但是,他一旦认定的东西,却会莫名地坚持而不会改变。
    当然,我们也应该感谢冯自由,他毕竟留下了一部《革命逸史》,亲历之述,林林总总,让我们可追寻历史的背影。
    冒名顶替**士珍
    “北洋三杰”之中,王士珍排名在前,“龙虎狗”之“龙”也。然而,在后人眼里,他的知名度是*低的。
    王士珍,字聘卿,号冠儒,河北省正定县牛家庄人。据说,其才智过人和政绩**,深得袁世凯赏识,曾先后担任北洋军政要职,直至国务总理。
    不过,有史料说,此王士珍者,仍是一个冒名顶替者。
    北洋军阀历史研究的**学者陶菊隐先生曾写过一段“逸闻”:“湘潭杨瑞生军门为朝阳镇总兵时,王士珍隶麾下为马弁,勤勉得主人欢。会聂士成训练武卫新军,向杨求将才,杨推毂多人,王亦预焉。士珍非其本名,以位卑不足当选,有守备王士珍乞退,遂命顶名以进。”可见,王士珍本姓王,这没有问题。但是,他不叫士珍。据说,王士珍父亲早逝,他与寡母相依为命,家境贫穷,寄居在正定城内东门里伯母家,靠母亲替人做针线活艰难度日。9岁时,王士珍曾入私塾读书,同时替大户人家放牛。稍长,即入伍从军,在朝阳镇总兵杨瑞生旗下做马弁。杨瑞生是湖南湘潭人,以“洪宪”闻名的杨度便是他的侄儿。王士珍聪明好学,亦相当勤勉,甚得主人欢喜。
    当年,淮军知名将领聂士成受命编练武卫新军,因其曾在湘军干过,与杨瑞生有交情,便向杨开口,**一些军事人才。于是,杨瑞生开了一张名单,保荐一批干部,其中有一名守备,叫王士珍。不料,王被保后因病告退,回籍养病去了。恰好这位王马弁为人能干,立志向上,杨总兵因保单已送出,缺了王士珍便叫王马弁冒充王士珍,顶名前往武卫新军报到。从此,王士珍命运转折,他到武卫新军后不久,又被选送到武备学堂受教3年,曾经参加过甲午战争,英勇善战,战功**,屡获升迁。待袁世凯小站练兵之时,王士珍已被任命为军事教官,任讲武堂总教习。从此,王士珍搭上袁世凯这条船,颇受袁的赏识与重用。
    王士珍为人平和,宽宏大量,人缘极好。故陶菊隐先生有“德量俱宏,无疾言厉色”之评价。陶菊隐先生还说:“王服官既久,廉介自矢,每出,敝军羸马,终其身未坐汽车;而白须疏朗,仪表不凡,不类出身末弁者”。
    其意有三,一是不端官架子,终生没有坐过汽车;二是仪表堂堂,不像马弁出身;三是平易近人,廉洁奉公,没有军阀作风。
    有几件旧闻逸事,值得一说。
    甲午战争之时,王士珍在朝鲜率官兵突围,在义州某村庄休��,王士珍下令不准动用百姓东西。属下发现两缸东西,一是财物,一是面粉。王士珍仅同意属下取面粉以解饥饿之困,临走前,王士珍唤勤务兵取来银两,放进缸里,原样封好,以作回馈。
    王士珍任步兵**协统领时,常有宗亲族人请求谋差,王士珍均婉言谢绝,从不任亲用人。有一次,王士珍的堂弟通过其夫人让文书私下写了一封**信,王士珍知道后大怒,痛斥夫人,同时告诫宗亲族人以此为戒。
    王士珍在正定城内有一宅院,其平面布局为凸字形。按当地风俗,这种布局是*忌讳的。据说,当初其在正定城西门里购置宅基地时,除后院是耕地外,周围均为民房,在院落的西南角一处民房,房主据理不卖,王宅便因此凹进一块,东边的情况亦类似。按理说,以王士珍当时的权力、地位和财力,他完全可以强买强卖,但是王士珍却迁就了,不“以强凌弱”,而“宁可王宅缺一角”。
    诸如此类,在王士珍的家乡,还有许多传闻,似乎都是正面的。比如,回乡不坐轿不骑马,外放赴任途中住草棚,在正定隐居时替老乡推过车、帮老乡找过牛等。如此看来,王士珍在北洋军阀林林总总的人物中,还是有一点好名声的。
    不过,王士珍也做过一件大蠢事。这就是张勋复辟之时,他也当了保皇派。对清廷,王士珍也是有感情的,溥仪退位之际,王士珍还为此曾一度辞官回老家。1917年6月14日,张勋进京,7月1日,张勋推溥仪宣布清帝复辟,王士珍也在拥戴者之列。然而,张勋复辟失败之后,王士珍并没有受到更多牵连,仍旧当他的参谋总长,同年底,他居然还当上了冯国璋任总统时期的国务总理兼参谋总长。据说,这都与他的为人有关。据记载,王士珍仅仅当了几个月的国务总理,次年二月即“引疾告归”,两年后,又辞去了所有军政职务,专心于道家学说,到了痴迷的程度。
    王士珍晚年在正定老家隐居,从不过问政事,1930年病故。如今,正定县城内还有王士珍故居存世。据说,公馆二道门有一对联,乃王士珍亲笔所写:求名求利只求己莫求人,惜衣惜食非惜财实惜福。
    此外,他还有一个“三不”警言:仰不愧天,俯不愧地,抚不愧心。
    这个假王士珍,光宗耀祖,由此善终。然而,那个真王士珍,据说晚年潦倒,“贫无以自存,佣于湘潭王家,终其身不改”,也有一说在杨瑞生家做烧饭的司务,有人曾问之:“子之化身已贵显矣,子盍往求之,必得当”,其人微笑不答。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
    古往今来,英雄都是不问出身的。昔日马弁,日后英雄,都与其做人有关。把人做好了,做其他任何之事,都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历史之功过,口水之是非,乃不足道。
    目录
    扒着门缝看历史徐世平
    读史识人问己心白子超

    “不认错”之怪人杨度?
    冯自由之《革命逸史》
    冒名顶替**士珍
    喜怒不形于色之徐世昌
    张勋“丁巳复辟”之原因
    黄土坟中之冯国璋
    王国维自沉之谜
    胡适的宽容
    “馨庐”故人今何在?
    成仿吾笔伐鲁迅之公案
    周作人之昏浊
    感悟陈寅恪
    喜欢“反动文人”的理由
    谁资助了晚年陈独秀

    贰臣甲等之洪承畴
    范文程卖主求荣了吗?
    “师爷”出身之清官王杰
    无错无过之张廷玉
    刘墉何以官居高位
    朱硅教嘉庆做“儿皇帝”?
    急流勇退之曾国藩
    左宗棠拾棺出塞
    张之洞毁誉订正
    野史杂说李莲英
    梁启超笔下之李鸿章

    当亲情遭遇政治
    “糊涂”立命之汤和
    徐达忠则子孙福乎?
    刘伯温烧饼歌做人诀
    解缙之死
    方孝孺“骨鲠”之余
    心中自有王阳明
    明朝之烂始于朱棣
    嘉靖不杀海瑞之揣测
    奸臣严嵩两面观
    清算张居正
    万历皇帝何以宽待言路?
    郑成功何以发兵台湾
    功到雄奇即罪名
    千人尽啖袁崇焕

    权臣霍光之祸根
    曹操之骂汉献帝
    编辑推荐语
    《扒着门缝看历史》,谈的是明清和民国时代的历史人物,有官吏、有军阀,也有文人,其中有不少历来存争议多是非的人物,譬如刘伯温、严嵩、张居正、袁崇焕、刘墉、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杨度、王国维、陈独秀、鲁迅、胡适、成仿吾等,世平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眼光,寻找他们的屐痕,分析他们的人生,透视他们的灵魂。人远去,足音在。这些人物活动的舞台,正是四百多年来风云起伏、历经沧桑的华夏中国。
    新浪博客首页**,
    现实社会,碰到的事情太多了,尤其是在官场。有些问题想不通,便去读历史。因为,有些道理,古人说过几千遍了,都有现成的答案。
    揭示有争议的历史名人,被捧上天、或摔下地的身前身后事。
    精彩片段
    其实,历史就是由一大堆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读懂了人,也就读通了历史。
    我读历史,特别喜欢名人,尤其是有争议的名人。有争议的人,读起来才有味道。
    有争议的历史名人,都是同历朝历代执政者的历史观和执政观有关联的。今天说好,明天说不好,自有其政治意图。历史人物,*为可叹的事情,就是莫名的被后人,或捧到天上,或摔到地上。他们常常就是一个工具而已。工具本没有什么对错。只是用的人,或有错。
    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从门缝里看人。门缝里的人,往往聚焦,而同旁的什么事物,没有太复杂的联系。“扒着门缝看历史”既是一种阅读状态,也是一种心理过程。既然都是门缝里的人,诸公各位也大可不必苛求什么了。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