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硬笔淡彩风景画的特点
硬笔淡彩画是用硬笔(钢笔、签字笔、铅笔等书写工具)和彩色颜料(水彩、彩色墨水、马克笔、彩色铅笔、蜡笔等)在画面上塑造形象、表达意境的一种绘画形式。硬笔线描和色彩渲染是构成淡彩画的决定因素,以线为主,色彩为辅。相对于油画的重彩浓抹、国画的苦心经营,硬笔淡彩写生更像即兴抒情小品:自然景物美不胜收,无论是崇山峻岭、浩瀚大海,还是芳春绿柳、霜秋红叶,甚至是一竿二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只要有一份悠逸自适的闲情,一支钢笔,少许颜料,便能涤尽蒙在心灵上的浮躁、欲望之尘,在自然山水中拨响灵魂深处的泠泠幽弦。
硬笔淡彩画有两个艺术表现要素:硬笔勾线和淡彩渲染。
一、骨法用笔
骨法用笔是借用国画技法的术语,“骨法”一词*早是相学的概念,中国上古时就有人体骨相法,王符《潜夫论笺·相列》云:“之有骨法也,犹万物之有种类。”王充《论衡·骨相篇》云:“案骨节之法,察皮肤之理,以审人之性命,无不应者。”“风骨”用来品评人物,于汉末、魏晋曾广泛流行,如《宋书‘武帝纪》称刘裕“风骨奇特”,《世说新语·赏誉门》称王羲之“风骨清举”。稍后,文学、艺术评论也出现“风骨”这一概念。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篇》:“……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晋卫夫人《笔阵图》:“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唐代张怀瓘的《书议》:“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又论草书:“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
六朝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评画的六个标准,其中之一是“骨法用笔”,意指画面笔致的骨梗有力,例如评一品画家曹不兴:“不兴之迹,殆莫复传,唯秘阁之内一龙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