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哲学修养十五讲
QQ咨询:
有路璐璐:

哲学修养十五讲

  • 作者:孙正聿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066188
  • 出版日期:2004年03月01日
  • 页数:326
  • 定价:¥3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十五讲,主要内容包括哲学与爱智、人与世界、感性与理性、标准与选择、思维与存在、存在与表征、理念与境界等。本书是高品位的学科普及读物,能够满足社会上各类读者获取知识与提高素养的要求,同时也是配合高校推进素质教育而设计的讲座类书系,可以作为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的教材和课外读物。
    文章节选
    第二讲 熟知与真知
    一 把简单变复杂
    我常愿意说一句话,如果把哲学和科学作一个*直接的对比的话,那么我说,科学是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而哲学呢?是把简单的东西变复杂。所以,学哲学和学科学的感觉应当是不一样的。
    你学科学的感觉是什么呢?“我不说,你糊涂;我一说,你明白”。哲学与此相反,“我不说,你明白,我一说,你反而糊涂了”。为什么是这样?因为科学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了,用简单的东西去说明、解释复杂的东西,所以“我不说,你糊涂;我一说,你明白”了。然而,哲学是把简单的东西变复杂了,是把看似简单的东西如实地揭示出它的复杂性,所以,“我不说,你明白”,你认为那是很清楚、很简单、很明白的,可是“我一说,你糊涂”了,你发现简单的东西竟然是如此之复杂,以至于复杂得深不可测,不可穷尽。
    你想进入哲学思考,你得“走进哲学”。怎么走进哲学呢?你就得想,究竟这种爱智的智慧是一种什么样的智慧呢?这种爱智的智慧是一种批判的智慧。什么是批判的智慧呢?就是��“自明性”的分析。什么叫对自明性的分析呢?科学是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给你公式、定理、定义,你解释各种现象去吧,就像我说了,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度,做题去吧,对不对呀?知道两个角的度数就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了。科学把各种各样的复杂的问题变简单了,所以当着我不说的时候,你怎么样?你糊涂!不知道这边角关系。我一说呢,你就明白了。而哲学恰好相反,我不说的时候,你非常明白,我一说的时候,你糊涂了。别的不用说了,“哲学”,我不说的时候,你怎么样?你明白嘛。什么叫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世界观还是方法论,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你多明白呀!你都背下来了。但是我要一追问怎么样了呢?你糊涂了。哲学不是宗教,哲学还不是科学,哲学不是艺术,哲学还不是道德,那你说是啥?
    ……
    目录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讲 哲学与爱智
    一 追问哲学
    二 爱智的大智慧
    三 爱智的激情
    第二讲 熟知与真知
    一 把简单变复杂
    二 由名称到概念
    三 反思的智慧
    四 创新的智慧
    第三讲 人与世界
    一 世界观与观世界
    二 自在世界与世界图景
    三 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四 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世界图景
    第四讲 生存与生活
    一 生命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
    二 人类活动的两个尺度
    三 人的生活活动与人的生活世界
    四 人的生活活动与人类存在的矛盾性
    第五讲 主体与客体
    一 “我”与主客体关系
    二 “中介”与主客体关系
    三 “主体际”与主客体关系
    四 主体的自我意识
    第六讲 感性与理性
    一 感性的存在与理性的存在
    二 表象的存在与概念的存在
    三 表象与思想的矛盾运动
    四 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
    五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派别冲突
    第七讲 小我与大我
    一 “我”的自我意识
    二 “我”与社会
    三 “我”与历史
    四 “我”的独立性与依附性
    五 “我到底要什么”与“我们到底要什么”
    第八讲 理想与现实
    一 超越性的存在
    二 需要的层次
    三 马克思的社会理想
    第九讲 标准与选择
    一 生活的根据
    二 从层级到顺序
    三 当代社会思潮中的标准与选择
    第十讲 历史与文化
    一 文化的历史与历史性的文化
    二 语言在历史和文化中的作用
    三 人的文化世界与人的历史发展
    第十一讲 思维与存在
    一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 思维和存在与精神和物质
    三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四 哲学史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五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哲学的派别冲突
    第十二讲 思想与反思
    一 构成思想与反思思想
    二 思想的反思与反思的思维
    三 反思思想与思想的前提批判
    第十三讲 存在与本体
    一 对“本体”和“本体论”的概念解析
    二 本体论的三重内涵
    三 本体论与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四 本体论的现代革命
    第十四讲 存在与表征
    一 表述、表达与表征
    二 表征存在意义的哲学
    三 本体的追求与崇高的表征
    第十五讲 理念与境界
    一 哲学理念与哲学智慧
    二 哲学理念与哲学境界
    三 哲学境界与超越“存在主义的焦虑”
    四 哲学境界与“诗意地栖居”
    五 哲学境界与“人的全面发展”
    编辑推荐语
    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需要多斋的修养,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具有时代内涵的哲学修养。
    “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往往是我们*无知的东西。”哲学,既不抽象,也不神秘,而不过是把人们当做天经地义的东西,作为自己的一个思考的对象了。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