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针灸选穴概述
针灸疗法,是通过针刺、艾灸等刺激机体腧穴和经络,藉以疏通气血,调整阴阳,补虚泻实,扶正祛邪,达到**疾病的目的。因此,针灸临床必须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腧穴为基础,辨证施治,确定合理的腧穴配方,施以相应的刺灸方法,才能奏效。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通达于体表的特定部位。腧穴与经络,是古代医家在砭刺、针刺、艾灸、按摩(推拿)后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热、凉等感应(古称“气至”)的基础上,逐步发现与形成的。经过反复实践,发现这种得气感应不仅在穴位局部出现,而且还沿着一定的路径向远处传导,从而认识到人体内外、上下、前后、左右各部之间有联系通路;还发现许多穴位可以**远隔部位的病痛,而且主治作用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规律地排列成行;进而把这些穴位归纳分类,逐步形成了经络的联线,并给以定位、命名、归经、分类。经络学的形成与发展,为针灸临床辨证施治、**选穴奠定了基础。
人体腧穴遍及全身,犹如星罗棋布、鳞次栉比,不但数量、类别很多,而且功能、作用各异。根据临床复杂多变的疾病,正确选取相对应的腧穴,分别主穴和配穴,组成**,施针施灸,用补用泻,辨证施治,对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